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导刊 > 人物专访

企业导刊


戴皓:成功企业家应是哲学家

发布日期:2011-06-27      来源:《中国投资•企业导刊》
戴皓:成功企业家应是哲学家
   
   文/李文祥 李书谦
   
   
   一位以房地产起家而后投身保险业的大亨,一位坐着轮椅走遍全国三级机构的保险公司董事长——这就是中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在媒体聚光灯下的形象。
   许多采访过戴皓的人觉得他是一个谜,坐拥亿万财富生活却极其简朴,身残之后毅然二次创业投身保险业,身体被病痛缠绕意志却极其顽强,自奉甚简对员工却慷慨异常。
   戴皓25岁进入哈尔滨市工商局,成为一名公务员。由于工作的性质,每天可以接触许多小商小贩,他们身上活跃着的市场气息让年轻的戴皓兴奋不已。
   1993年,国家鼓励公职干部人员下海经商办实体,戴皓一直对金融领域情有独钟,于是30岁那年辞去了工商局的铁饭碗,四处筹钱创办了哈尔滨大中城市信用社和哈尔滨金福典当行。从开始建立城市信用社那天起,戴皓就萌生了一个梦想,那就是30岁以前成为实业家,40岁以后成为金融家,50岁做慈善家。
   循着实业家的梦想,他尝试着进入房地产市场,1995年,成立了中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发建筑安装公司;1997年1月,由戴皓担任董事长的中发集团正式成立;1999年12月,中发集团挥师进京,组建了北京永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永泰地产逐步成为了北京最有信誉和质量优良的房地产公司,中发集团也成为大型民营企业。
   戴皓觉得自己实业家的梦想基本实现了。
   正当他要向着下一个梦想迈进的时候,2002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戴皓差点放弃自己。在住院期间,看到很多病人因为没有买保险得了病无钱医治,戴皓深刻理解到老百姓需要保险,社会需要保险,因此萌发了创办保险公司的念头。一年多病魔的折磨,不但使戴皓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也看到了一些由于病残而无钱治疗的病人痛苦地离开了医院。他突然想到:如果自己能拿出在商场打拼挣的钱建立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如果这些人都投了保险,而由保险公司支付医疗费用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放弃治疗了……
   在医院治疗了一年多之后,戴皓坐着轮椅创建了合众人寿,向着他金融家的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在成功的企业家之外,戴皓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侧面。他在大学里的专业是哲学,因此,要深层次地了解和解读戴皓,哲学是一把钥匙,否则就会难以理解他对生活和事业的达观。
   
   
   
   
   管理与哲学
   戴皓认为,哲学是管理的导航,管理是哲学的体现与实施
   
   《企业导刊》:您是哲学系毕业生,哲学系学生擅长抽象思维,这种求学经历,对您的商业经历有什么帮助?
   
   戴皓:确实,我喜欢哲学。这也深深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包括从商理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哲学家做王才能治理好国家,并对哲学家王提出了近乎严厉的种种条件及要求,如哲学家王必须是勇敢、睿智的人,必须过节欲的生活,他的孩子须由公众抚养等等。总之一句话,要求哲学家王必须无私,一心为公。
   其实,经营运作一个大型的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自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标准后,历史上从未真正出现其理想中的哲学家王。那么,柏拉图的要求是否过于苛刻?细细想来,他的要求虽在现实中难以完全达到,但我们要看柏拉图的哲学家王标准的实质:柏拉
   图心目中的哲学家王不仅通晓人世的种种知识,还需掌握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即他在洞穴比喻中所强调的那种能带领众人从充满幻想的黑暗牢笼中走到洞外看到太阳的人。作为我的理解,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对世界、对生活有着深刻理解的哲学家。其次,必须勇敢坚毅,能保证他的哲学智慧和优秀品格真正为企业、为社会所用,这大概是“无私”这一关键条件了,即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要少而又少。
   当今时代,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能否站稳的关键。在综合国力之中,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各种实力都是要大力增强的,而我国在这些年的发展中特别注重经济实力的提高,从经济学、管理学作为整个学科大类相继分离出来并迅速发展,诸多优秀学子对经济、管理等学科趋之若鹜的现象就可看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但这些年经济发展中呈现的问题也可看出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略政治的、文化的提升,我们是要付出代价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若其知识结构仅限于经济管理和企业运营,而未建立起更为合理的、全面的、具有统观性的知识系统,不管他是什么名扬天下的“海归派”,还是具有什么著名的头衔,他必然无法走得很远。
   哲学与管理本是两种思想体系,但它们之间又有联系,而且很密切。哲学是管理的导航,管理是哲学的体现与实施。我不敢说凡是企业家都是哲学家,但是,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套管理哲学,因为哲学就像一个罗盘,能指引企业家经营的正确方向,帮助企业家迎接挑战,创造辉煌,走向成功。
   在管理中,我国古代老子的哲学思想对我影响比较深。老子认为,管理者要想达到最高管理境界,必须具备“上德若谷”的道德素养。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只有首先加强自身的修养,才有资格也才有可能去组织和管理他人。老子提出“三宝”作为提高管理者自身道德素养的标准。“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即“慈爱”,作为管理者主体的个人美德,体现了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管理者只有具备“慈”的至仁境界,组织内成员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关怀,才会为组织积极进取,忘我奋斗。“俭”,即“节俭”,要求管理者从自身做起要俭约不奢。“不敢为天下先”,这里不是说不要参与竞争,老子的意思是管理者要具备谦下不争的品德。道家把谦下不争作为一条重要的管
   理道德要求,特别强调谦下之德对于管理者的意义。“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用人者要怀着谦下之心,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才能使被用的人尽其才,尽其用。能用其长,善纳其长,这才是用人者之常道。
   因此,遵循哲学的理念,我一直倡导“分享”理念。如果一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让它的员工共同分享企业的成长和利益,一定是得不到员工广泛认同的,因此,我一直努力建立公司与员工共同的价值体系,让员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真正打造“最佳雇主企业”。
   
   《企业导刊》:保险业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而您并不是专业人士出身,那么作为一个领航者,您如何协调这样的矛盾?
   
   戴皓: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哲学”是大学里一门枯燥艰涩的冷门科系,好像没有什么用处,更没听说有人可以利用“哲学”来赚钱。事实上,“没有听过有人可以利用哲学来赚钱”是因为人们把经济、金融这样的领域个狭隘化了。
   这如同股市一样,一般人都知道且都很有兴趣的东西,肯定不会赚钱。“哲学”这东西,在股市中被一般人所漠视,是很不幸的,但他就是开启金库的钥匙。那么,保险业也是一样的道理。
   大家所知道的乔治•索罗斯,其实他的金融操作只是在实践他的“哲学”而已。虽然他读的是伦敦政经学院,但最崇拜的却是哲学家海耶克与怀海德。索罗斯甚至直接拜在当代哲学大师卡尔帕柏的门下撰写哲学论文。索罗斯的名言是:我对赚很多钱没有兴趣,我只是用
   操作来证明我的哲学对不对而已。我不希望别人把我看作是金融家,我只是一位哲学教授。
   保险业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操作这一领域确实需要从头做起,对于这一领域的管理者来说除了自己精心学习业务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干部。几年来我们集中了同业领域一大批精英,靠这些精英打拼创出了一个新天地。
   合众人寿自2005年2月成立以来,机构迅速扩张,业务快速发展,2005年当年保费只有6亿元,总资产只有7亿元,到2010年末,保费达到77亿元,总资产达到200亿元,与成立之初相比,保费和总资产分别增长了11倍和27倍,已跻身全国寿险公司前10名。合众人寿用五年多时间所创出的良好成绩及跨越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在2010年年初,一媒体刊登了一篇关于国内寿险公股价的报道:“据业内人士估计,依照现在的市价,合众的股价不会低于20元。”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9年3月对合众人寿的调研工作时指出:“合众人寿近几年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念,做到了又好又快。合众人寿的创业精神和拼搏精神也是比较突出的。合众人寿在同期开业的寿险公司当中,可以说是脱颖而出;在国内整个寿险公司中,可以说是崭露头角。”这样的成绩,在我看来,就是哲学思维的体现。
   
   《企业导刊》:做一个保险公司的董事长,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用什么方法克服?效果如何?
   
   戴皓:在企业管理中,最大的困难应该是如何建立一个变革创新的机制。良好的机制会保证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卓越到基业长青。
   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方面,董事会紧紧抓住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外在报酬与内在报酬的关系。作为一个保险公司的董事长,长期的管理让我认识到,重外在报酬、轻内在报酬不行,反之也不行。外在报酬侧重于满足员工基本物质方面的表层需要,而内在报酬则更加倾向于精神方面深层需要的满足。所以,我们力求对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进行科学的平衡,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丰富多样,使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保证激励效应的动态化和最大化。董事会开始更加重视内在报酬实现形式,主要是合理晋升、学习
   与培训、参与管理决策、工作丰富化、分权与授权、荣誉激励、关怀与情感激励等等。
   合众人寿是2005年成立,然后2006年快速扩张,2007年增资扩股,2008年产品突破,2009年结构转型,我把2010年叫做管理创新年,如提出所有的考核都和每个员工自己的利益挂钩,你做的任何事情都会跟公司对你的奖励有关,这样的企业才有希望。所以核心的问题还是调整人心和企业的发展同步的问题。一个机器的运作,要每个齿轮都跟着传送带在转,如果有一个不转的话,每个传送带都不行。通过调整管理,通过带动人民信心,使人民上下万众一心,通过提高我们的绩效,让每一位员工知道他的行为和公司的奖励息息相关,这样的企业才有希望。
   
   《企业导刊》:中发集团是北京市民营企业中较早成立党组织的大企业,你作为中发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是怎样支持党委工作的?
   
   戴皓:作为董事局主席,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建立和谐企业文化、形成快乐工作环境,推进企业健康科学发展,我在党委成立大会上讲了话,董事局并作出了《关于支持中共中发集团党委依法开展工作的决定》:
   (1)集团董事局号召:集团所属各公司、各中心全力支持集团党委依据党章在企业内开展工作,并有效组织领导群团活动。
   (2)集团董事局同意:为了提高集团党委在集团内的领导地位,集团党委书记享受集团副总级待遇;集团所属各企业党总支或党支部书记分别享受本企业副总级待遇;集团党办设在人资中心,负责党委日常工作,党办主任享受中心副职待遇。
   (3)集团董事局要求:为保证和配合集团党委工作顺利实施,集团和各企业每年在经费预算和活动时间上给予必要安排。每年单列经费补贴党委3万、总支2万、支部1万;经费支出统由党委审批监督。
   (4)集团董事局同意:与党委、工会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不定期听取党组织及工会向集团及各企业的民意反馈,以促进“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推进企业民主、民生工作落到实处。
   (5)集团董事局承诺:人资干部考核部门应关注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对于奉献多、贡献大、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党员给予优先提拔和重用。
   
   
   
   
   财富与责任
   在戴皓看来,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就好像鱼与水:水对鱼有养育之恩,鱼对水有反哺之情
   
   《企业导刊》:企业家总是被人们跟财富联系到一起,在您心目中,您拥有的财富可以用金钱衡量吗?如果可以,价值多少?
   
   戴皓:我的财富是跟随我的几万名员工,其中既有跟随我十几年的老员工,也有刚加入公司的新员工。在我受伤失去信心的时候,是那些忠诚的老员工让我感受到责任的重担,他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树立信心战胜病魔,重新开始二次创业。这些对我是最珍贵的财富,拥有无可衡量的价值。
   
   《企业导刊》:您如何理解社会责任?如何理解社会企业家这个概念?您觉得,您从事的工作在哪些方面,真正体现了一个社会企业家的价值?
   
   戴皓: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通过劳动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成就,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帮助,企业家与社会的关系就好像鱼与水。水对鱼有养育之恩,鱼对水有反哺之情。作为一个企业家,当企业规模及资产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继续奋斗就不单是以改善生活、提高收入为目的了,公司的数万员工和企业运营收入让这个企业成为为社会解决就业,贡献税收的组织。在企业发展中,个人企业家逐渐转变为社会企业家。我旗下企业到目前为止共计解决了数万人的就业问题,纳税数亿元,为社会的发展及安定团结做了基础保障,我认为这就是作为社会企业家最大的价值。
   在我看来,真正的企业家还需要恪守社会责任与商业道德。“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是构成企业家精神的三大要素。企业家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向社会提供物质财富的层面,更应该在精神层面上。比如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更是一种商业道德。
   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就是因为他们具有超越了一己的商业运作,而试图贡献服务于周围的精神,这是一种超出常人的使命感和生命信仰。企业家在积极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更应该为社会公益事业,扶持弱势群体。正如电影《蜘蛛侠》中的那句名言,你的力量越大,你的责任就越大。而能不能承担责任,要不要遵守商业底线,则是企业家的目标所决定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成为“世界上的盐”,人到世上来就是要美化、净化所在的世界,要让这个世界免于匮乏也免于腐败,不断给予世人更满足、更健康的生活。
   
   《企业导刊》:您曾经做过很多慈善工作,对此,您的自我评价是什么?您对慈善活动最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
   
   戴皓:作为一名企业家,由我领衔的合众人寿从成立之初就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了一些工作,也使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但作为一个慈善家的梦想,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公益事业上,我对助学和助残会有较多的倾斜。一方面是源于我对教育的尊重,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我的个人经历,而且作为湖北残联副主席我也应该为残疾人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搭建社会爱心助学平台为目标的“合众助学行”已经成功开展了5年,资助了1000多名贫困学子。比如我们第一批捐助的励志学子今年已经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成为了有用的人才。
   
   《企业导刊》:您作为“全国自强模范”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您怎么理解这个荣誉?荣誉面前,您想到的是什么?仅仅是继续努力,不断前进么?有没有从哲学意义上更深刻的思考过?
   
   戴皓:从事保险业就是一种市场化的大慈善。我在2009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2009年11月6日,在第三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中,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2010年五一节前夕,荣誉当选“全国劳动模范”,登上了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荣誉的最高奖台,这些荣誉证明了我的工作受到党和政府各个方面的肯定,这是对我莫大的鼓励与促进。在今后,我将把每一个社会兼职、每一份荣誉都当作一份责任,都作为自己为国家多做贡献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