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导刊

企业导刊


传统工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发布日期:2010-12-31
  国务院2010年9月8日第12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培育和加快新型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即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头之一就是这七大新兴产业。正当所有的高新技术园区和众多的企业都在为发展新兴产业摩拳擦掌,争相布局之时,11月30日在京举行的“2010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论坛”上多名政经名家认为,传统工业仍将是支撑中国经济的主体。
   传统工业仍将是支撑中国经济的主体,那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何在?新能源汽车、光伏、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能否撑起中国经济的新增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实现均衡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我们传统的工业化过程还处于中期,还有很多传统的投资领域和发展领域。实体经济要发展,重点仍是突破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建立大而强的工业体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历来持“宏观调控不要变成微观干预”的学术观点。
   
   工业产业仍是主体
   什么产业应该发展?什么产业值得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没有很清醒的认识,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都是如此。 
   20世纪,世界各国发生过多次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为什么唯独2008年金融危机如此难以度过?这次金融危机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2008年冲击全球的经济,到现在已经是2010年底了,至此,还不敢有人轻言说这个危机已经度过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全世界的政府采取了统一的行动,在历史上很少有全世界的政府统一一致的对经济进行刺激,经过这个刺激以后,经济的增长、下滑的势头好像已经被遏制了,好像经济已经开始恢复了。
   正在这个看似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美国出台量化宽松政策。这到底是场什么样的危机?
   金碚说,这次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在金融领域中间发生,实质上它的根源是在实体经济的层面。金融危机本来就是当年虚拟体过度的膨胀而导致的风险累积。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要寻找金融危机这个庞大的虚拟经济实体的根源。于是提出要重振制造业,要再工业化。
   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发现经济的主体是工业,我国更是如此。“2009年我国工业占GDP的43%,预计到2015年仍会占到GDP的40%左右。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和支柱地位在较长时期内还不会改变。发展更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推进工业强国建设,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明确指出。
   
   产业创新是发展根本
   发达国家为什么要重振制造业再工业化呢?就是要寻找这个庞大经济体的基础,什么基础呢?就是创新基础。因为制造业和工业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技术创新主要的载体。
   经济体就像一棵大树,那个树冠就是虚拟经济部分,当然比较有用,但是需要阳光,需要光合作用,它才能长得很壮。而根跟上面对称,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很突出。所以必须强大根部,美国等发达国家想以此来提高他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金碚认为,金融危机之后,政府、社会、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发生重要的调整。由于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在实体经济层面,导致了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减弱,竞争力的减弱在发达国家里面表现为三个最重要的现象:一是创新机制,目前所面临的创新技术路线和以前不一样,由于节能减排、新能源、新材料等的创新收益是高度外化的,要创新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创新机制让商业的资金能够进入到创新过程中来?那就需要政府干预和补贴,但政府干预和政府补贴在发达国家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是不是影响公平竞争?会不会影响自由贸易?再有就是劳动关系、分配关系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总之,就是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产生一些重大的变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层面。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必须来寻找产业竞争力新的源泉。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跟世界近似,一是资源,二是环境,三是劳动关系。这三个方面导致的结果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原先那种方式来发展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就要枯竭了,资源成本要上升,环境标准也提高了,劳动成本也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产业转型,这种转型结构要变迁,要创新导向,制造业要更加的精致化。
   我们就要建立一个高效、节约、清洁、共立的现代产业体系,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既然国务院文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给我们指出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的空间,但是我们现在还是站在现有的经济结构层面,这两者之间如何均衡的进行发展呢?
   卢锋的观点和金碚似乎一致,他认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都想通过一个政府的机制和适当的政策来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这里面涉及三个要素:首先是识别,不同的空间和地理要素不一样,可能对于产业的识别也不同,传统工业如此,新兴产业也是如此。第二,靠市场机会来引导,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一直在强调市场经济一样,市场机制的引导非常重要。第三主要是行动,主要是政府的干预,既要支持又不能过多的干预。
   传统的工业化过程还处于中期,还有很多传统的投资领域和发展领域。比如说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也是我们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寻找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提到了中国产业界的面前。那么到底前景如何呢?“无非是三大问题:一是因为还处于化石能源工业化的阶段,所以对这些传统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还是要发展的,但是这些产业必须节能减排。二是拓展新的产业空间,包括生物、电子等,更上一个层次。三是开发新能源、新材料。” 金碚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
   “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和支柱地位在较长时期内还不会改变。发展更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推进工业强国建设,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
   ——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
   “我们传统的工业化过程还处于中期,还有很多传统的投资领域和发展领域。实体经济要发展,重点仍是突破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建立大而强的工业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