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导刊

企业导刊


中国需要有勇气忍受经济短期阵痛

发布日期:2014-05-28
过去几年,中国货币持续扩张,在过去六年时间里,货币供应量衡量指标M2经增加两倍,远远超过美国在同一时期的货币扩张程度,大多数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资产泡沫现象明显。如果政府不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问题,那么在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可能难以避免。
   从实际情况看,中国货币扩张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生互动关系。然而,持续快速增长已经受到诸多制约因素的抑制,比如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趋于老龄化等诸多问题都已经出现。
   2013年,中国首次出现劳动力人口下滑,预计未来趋势将继续发展。如此下去,劳动力短缺问题或将无法支撑未来经济增长速度。要维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7%,那么生产力需求增长需要达到6-7%,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和制约因素。
   当前,中国大多数行业都在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但是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速增长,这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矛盾。以钢铁行业为例,中国钢铁制造能力约为每年10亿吨,但目前有大约三分之一处于闲置状态。
   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有些产出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没有市场价值,是认为制造出来的。经济活动出现恶性循环,利用货币扩张驱动资本投资,利用资本投资维持企业繁忙,但是繁忙背后是增加未来更加过剩的产能。如此逻辑,在中国房地产产业更为明显,高价房屋遍地,但闲置状态明显,因为市场需求方没有足够的购买力。
   中国资本市场尚未与世界接轨,这或许有正面效应,至少可以延缓资本外逃。但是这种状态也有负面效应,因为外国资金流入中国支付出口货物和投资,但是很少有资金流出去,外汇储备规模持续膨胀。
   目前,中国政府金融控制在逐渐放松,但是人民币被允许交易的海外市场仍然能是微不足道。与此同时,中国完全开放资本市场不可能,因为那将有可能导致大量资金外逃,致使政府难以控制。
   从未来趋势看,中国制造业增长难以持续,速度下滑难以避免。服务业是未来经济发展重点,但其增长速度或许难以弥补制造业下滑速度。城镇化是一种增长动力,但最终发挥多大作用,目前还难以做出科学评价。
   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经济发展处于一种失衡、需要进行大调整的状态。如果为了保增长而采取以往的刺激政策,当然可以维持经济增长繁荣,但那么是“虚假”的繁荣。虚假繁荣持续越久,那么未来结果将更加糟糕。
   中国目前正在处于一种两难境界,在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在短期阵痛和长期健康之间寻求政策平衡,其中忍受短期阵痛或许是正确的选择。
   
   文/董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