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决策要绕开精英阶层
发布日期:2013-07-22 来源:作者: 高连奎
笔者在《世界如此危机》中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重大决策要绕开精英阶层,直接与底层互动”,而看到王振耀先生在演讲中提高的一个真实案例,更是印证了笔者的看法。
他的案例是关于“大病救助”的,总理要搞大病救助,专家马上就给总理算笔帐,说全国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其中200万是儿童,拿将近100亿的医疗救助金,是杯水车薪。后来总理把批示批出来,要建立儿童大病救助基金,最后这个事到了王振耀所在的司,他找了一些同志来讨论,有个中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全国的儿童不就是2亿多吗,那要200万是白血病,那不就100来个孩子就有一个白血病吗,有那么高吗?
这中学生的问题,很严肃地提出来,这怎么办呢?他们就下决心查一下,查了什么呢?查了卫生部的档案,又让一些地方做统计,有些县,比如河北、江西,你们来统计,到底有多少白血病患者,后来的数据发现,全国现在白血病儿童总共就是6万。大家知道,如果是200万,一人一年要花10万的话,概念就是2000亿,这是专家的数据。人们自然引用专家数据,说中国搞不了大病救助。结果统计出来实际上只有6万儿童。
他们又请了中央电视台做节目,大家来大辩论。当时上海的红十字会会长谈了一个数据,上海的儿童大病救助设立了一个基金,孩子们每人每年交50—60块钱,上海是200万个儿童,然后政府再补贴50—60块钱,加起来差不多是2亿。这样,上海的儿童住院费基本就全免,即使是白血病,一年也可以报销到10万。这样一算,上海市所有的孩子、所有的病住院费,2个亿就差不多了。据谢会长的介绍,还有一点结余。我们就算了一个帐,全国就是2亿多一点的儿童,不就是再扩大一百倍吗,200亿差不多就可以达到上海的水平了。
王振耀认为其实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且“做好事”的意愿非常强。高层领导决策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并且是相当容易的,最后都被专家咨询这一块卡住了。他认为说服领导不难,关键是知识界莫衷一是,最后弄得领导决策就左右为难。而专家提供数据有的是数据来源不准确,不属于故意,但很多情况,专家是有意识形态的,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提供数据,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现在中国很多问题都跟这种决策方式有关,一遇到重大问题,总是找上几个经济学家,云山雾罩的开闭门研讨会,而这些专家基本上不深入社会,并不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这些人总是用过去的经验看问题,而问题往往是新的,甚至部分领域的专家早就变成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而中国要想科学决策,就必须充分与社会互动。其实与我们平时想法不同的是政府决策人员也经常上网,他们不是不知道中国的问题,而是他们对每个问题都有了“成见”,而这些“成见”一旦形成,就不再对问题进行新的认识,不再关注对问题的抱怨,甚至是对新的解决方法也不感兴趣。比如房地产,北师大的董藩就是经常被请去咨询的人,他甚至在自己的简介中坦诚自己20余次直报国家主要领导人,50次受到领导重视、批示,是多项政策法规出台的推动者”。此著名专家对相关决策者的影响就很大,如果政府针对某个问题,先入为主,听了董藩,形成成见,那就很难再听不进别人的想法了。
还是以房地产为例,中国当前对房价的调控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房价崩盘,危害经济”,“房地产供应市场化为主”等论调的影响,以至于政府总是投鼠忌器。但房地产这个行业就不存在崩盘一说,而且崩盘也未必就是坏事。
政府直接与底层互动,历史上最的最好的就是罗斯福,罗斯福新政那么大的改革措施,能够得以实行,最重要的就是被历史学家称为“围炉谈话”的决策方式在起作用,罗斯福通过广播电台直接与社会互动,在社会上获得巨大支持,从而推动改革。
总之,政府决策,特别是那些关系民众生活的决策,要摆脱“专家成见”,关键还是要多与社会直接互动,以房地产调控为例子,多请几个售楼经理比请专家要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