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征税猛于虎
发布日期:2012-11-21 来源:《中国投资•企业导刊》
随意征税猛于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在温州有企业5月底接到税务局通知,提前预支增值税,让企业“帮帮忙”完成上半年征税任务。到7月份,传出辽宁沈阳等城市商家白昼闭户应对检查的事件,集中检查、运动式执法使整个事件看上去不是为了打假、提高产品质量,更像对财政不足的可笑弥补。不顾财政部与国税总局官员防止征收过头税、防止虚增非税收入的表态,各地“再接再厉”确保完成今年税收任务的新闻层出不穷,说明税收随意性有增无减。
从税收上看,中国似乎没有经济周期,每年稳步增长,这种熨平经济波动率、粉饰太平的事,首先让税收失去了温度计的作用。税收有任务、按年上升本身就是可笑的,在经济下行期政府财力不足征收过头税,在经济上升期则延期征收以避免次年税收指标更高,这些常见手段说明了税收的随意性。
从根本上来说,税收轻重没有绝对标准,以“拉弗曲线”闻名于经济学界的供应学派代表人物,一向主张减税,但其理论遭到斯蒂格里茨、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的严重质疑。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的税收政策从来南辕北辙、轻重不同,唯一相同的一点是税收的法治原则,对破坏现行税收制度的行为严惩不贷。
相比重税,更致命的是税收随意性导致不公。
政府对于某些行业、某些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而对另一些企业实行较为严厉的税收,表面上是扶持符合发展方向的企业,实际有可能扶持出一些大而不能倒、效率低下的怪胎,扶持出一些争取地方政府青睐、今天在此享受税收优惠、大圈其地,明天换个地方继续安享优惠的投机者。以随意的低税、低地价吸引企业,是撕毁规则的“竞次主义”零和博弈的典型现象。没有人清楚,哪些企业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哪些企业是大而虚弱的。如果我们向车库中的乔布斯征收重税,美国不可能有苹果;如果地方政府救助太阳能企业,这些企业将患上税收依赖症,产能过剩在政府“父爱主义”荫庇下茁壮成长。
无庸讳言,目前中国税收信用不足,开着宝马吃救济的现象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企业主将个人消费打入企业成本之事并不罕见。此时应该做不是像上世纪80年代一样“广税基”“从重征收”,而是从顶层开始,建立严厉的财产公开与监管体系,在厘清税费的基础上建立法治税收,以有尊严的税收体制建立经济法治的根基,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文/叶檀,原载于2012年10月17日《南方都市报》,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