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速征信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2011-09-30 来源:《中国投资•企业导刊》
央行加速征信体系建设
文/本刊记者 王勇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较大,这一问题已成为业界公认的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关键问题。今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已就中小企业融资等问题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并且在信贷投放等方面进行了倾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求是》杂志撰文时,亦再次强调要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经营时间短等问题的存在,特别是信用信息不够健全的缘故,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二部主任林兆荣日前表示,央行上海总部在2011年上海信贷投向指引中就把中小企业金融列入信贷投向支持类予以推进,以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为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他表示,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央行在2006年起把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作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他透露,到去年底,人民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在全国累计采集了215万户中小企业信息,提供查询941万次,其中商业银行查询691万次。其中26.4万户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的授信意向。15.6万户获得银行的贷款,贷款金额达2.9万亿元,累计获得贷款总额5.5万亿元。
9月2日,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在接受人民网关于“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线访谈时也表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杜金富介绍说,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包括以下五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根据当地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工作条件,建设地方性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地方中小企业信息,更好地发挥信用信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调动地方参与的积极性,共同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发展。第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把中小企业的有关信息搜集起来,这是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的核心。搜集的信用信息越全面,时间的序列越长,档案所起的作用就越好。第三,做好评价工作。信用信息搜集起来后,可能涉及到很多不同指标。怎样综合看待这个企业的信用状况,需要对它进行评价。第四,建立信息平台。信息要发挥作用,关键是要有一个平台,让其他客户在这个平台上查询这个信息,这个信息真正发挥作用是靠查询和使用。第五,平台搭建起来后,不仅为商业银行提供信息查询服务,还可以向地方政府提供咨询,如怎样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出台哪些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杜金富表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没有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每个银行都不了解中小企业在其他行有没有贷款。而有这个系统以后,就可以综合了解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杜金富解释说。
杜金富认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还能够起到“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机制约束作用,能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中小企业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能够为当地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提供信息服务。
近年来,人民银行根据当地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工作条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建设,通过整合地方中小企业信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为金融机构和当地政府提供信息咨询。
据杜金富介绍,中小企业信息库不但包含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报表信息、经营方面的有关信息,还包括欠税、还款、法院判决执行情况等其他信用信息。
另据杜金富透露,“十二五”期间的头两年,人民银行将推动全国每个省至少有一个市进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点工作,而后两年准备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