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导刊

企业导刊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

发布日期:2011-10-28
文/本刊记者 阳明

  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网站发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未来5年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措施。

     

  “创造就业”为首要任务

  据介绍,《规划》提出五项主要任务:一是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二是优化中小企业结构,三是提高“专精特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四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五是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根据《规划》,我国“十二五”时期,将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成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中小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并提出预期目标:一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工商登记中小企业户数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户数年均增长6%、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8%;二是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三是产业结构明显变化;四是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五是企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制订实施细则发展民资

  在完善政策措施方面,《规划》提出消除制度性障碍,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制订实施细则,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出台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成本。

  《规划》还表示,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完善创业投资扶持政策,稳妥推进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扩大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探索发展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债务融资等创新产品。

   

  两项工程四个计划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成长规划目标和任务,提高中小企业成长质量和效益,成长规划提出实施两个关键工程和四个行动计划。

  一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加快建立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与所属重点城市、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用五年时间,在80%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基本形成信息畅通、功能完善、服务协同、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培育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开展“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促进知识产权开发运用;支持建立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服务;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质量和标准工作,推动中小企业开展质量承诺活动,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加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指导,为中小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中小企业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三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按照“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环节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重点是:加强分类指导,提高中小企业生产装备、经营管理和决策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建立健全信息化服务平台,重点建设面向区域、行业中小企业的研发、管理、电子商务、电子签名与认证、信用融资等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培育示范企业,宣传推广典型企业经验;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完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和带动更多优质服务资源参与中小企业信息服务。

  四是创办小企业计划。明确“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的工作方针,重点培育创业主体、强化创业培训、深化创业服务、支持建立小企业创业基地、建立和健全创业辅导服务队伍,以及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辅导服务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五是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计划。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水平。推广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经验,通过标杆示范,推动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鼓励开展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改善管理。继续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启动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专项,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

  六是中小企业市场拓展计划。发展专业市场,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推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中小企业利用内贸信用险拓展内贸市场。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继续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等政策。加大出口信用保险以及各类出口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到境外开展投资并购,收购技术和品牌,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中小企业进出口经营秩序。务实推进中小企业国际经贸交流和合作。

   

  五项措施保障规划实行

  针对实施成长规划需要哪些条件保障这一问题,工信部有关负责人给出了明确答案:

  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融资支持、强化公共服务、搞好统计监测五个方面的内容。

  加强组织领导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加强政策协调;二是各级地方政府及其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安排中小企业各项工作,推进规划任务的落实;三是调动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服务组织的积极性。

  完善政策措施的重点:一是全面落实和完善现有政策措施的同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新政策,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工作重心将逐步向小型微型企业倾斜,更加注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扶持小型微型企业,改善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服务。此外,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惠及更多小企业。

  加强融资支持方面,一是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重点加强和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二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共享。三是完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四是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探索发展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债券融资等创新产品。

  强化公共服务方面,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二是加强信息服务,及时发布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

  搞好统计监测方面,一是要按照今年新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二是要及时、准确地把握中小企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