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导刊

企业导刊


解决银行惜贷不能只靠废除存贷比

发布日期:2015-07-23


    银行惜贷不仅是很多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当前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最大症结。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废除存贷比,似乎让市场看到了希望,因为表面上看,放开存贷比75%的红线限制为银行放贷打开了天花板,但实际上,仅仅靠存贷比根本无法真正激活银行信贷。

    首先,存贷比对大部分银行来讲已经形同虚设,放开后对银行放贷的实质影响不大。

    从银行数量来看,近一半的银行贷存比在70%以下,接近或超过75%监管红线的银行仅有7家。超过贷存比红线的仅有两家银行,分别为招商银行和芜湖扬子农村商业银行。

    从贷款规模来看,受到贷存比影响的规模也相对有限。根据各家银行公布的年报,2014年贷存比在70%以下的银行所持有的贷款总额约为23万亿元,约占样本总量的40%。贷存比在74%—75%之间的银行持有的贷款总额约为9.3万亿元,约为样本总量的16%。即使加上已经超过75%贷存比监管贡献的银行所持有的贷款,也仅为11.8万亿元左右,约占样本总量的20%。

    因此,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看,取消贷存比监管对激活银行信贷的影响并不大。

    其次,目前银行信贷增长放缓的主因不是贷存比,仅靠贷存比无法激活银行信贷。

    现在限制银行放贷的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意愿问题。根据可比口径计算,一季度的银行间超额准备金率仍高达2.6%,这意味银行并不缺钱,而是缺好的项目去承接贷款。根据笔者在地方调研的情况,银行反映最大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中小企业融资意愿很强,但是经济下行期信用风险越来越大,而大部分企业从事的是轻资产业务,缺少有效担保,目前的担保公司和联保等模式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大企业信用资质可以满足银行需求,但却没有融资意愿,甚至在积极偿还前期贷款。这种情况下,即便放开存贷比,或者放开额度管制、补充资本金,都只能扩大贷款的理论值,不会对实际的贷款规模产生实质的影响。

    二是不良资产压力较大。经济下行期很多坏账加速暴露出来,但不论是监管层还是银行风控部门,仍在按照经济繁荣期的监管标准和风险容忍度进行监管,这导致银行不敢按照中央的要求“有序释放风险”,划账风险不释放,银行就没法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对放贷就会越来越谨慎。
三是对负债成本仍存在担忧。目前银行间短端利率虽然处于低位,但长端利率仍然高企,而且银行的负债短期化特征明显,由于担心负债成本波动,再加上对长期投资前景不乐观,所以不敢轻易去对接长期限的信贷资产。

    所以,要激活银行信贷,疏通货币从银行到实体的传导渠道,关键不在存贷比,而是提升银行放贷的意愿。一是加快结构性改革,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更多的加杠杆主体,让银行有项目可投。二是加快组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适度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扩大试点范围,广泛吸引政府、社会和境外资本参与,必要时可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或央行再贷款方式充实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三是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缓解期限错配造成的“伪坏账”风险。通过资产打包分层提升不良资产的流动性,同时允许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银行间和交易所质押,提升银行对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性。四是增加对银行不良资产的监管容忍度,适应经济下行趋势,让金融体系有序释放风险,轻装上阵。(文/朱振鑫 朱鹤,原载于腾讯财经智库,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