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彬会长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互联网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思路
发布日期:2015-01-26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 李子彬
(2015年1月20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好!
今天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信用管理中心与德国莱茵集团共同举办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我代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企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互联网业界代表、新闻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创造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扩大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以来,中央政府、银监会及广大商业银行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做了大量工作,情况有所改善。但是,随着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业务规模的扩大,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难题。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如下:
1.银行以抵押为放贷的前提。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放贷时有一定的资产抵押要求,而作为抵押资产通常只考虑土地和房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个好消息。由于中小企业天生的规模较小,可作为抵押的资产不足。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占比更高。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给中小企业放贷风险过大,广大中小企业的资产抵押的条件,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2.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缺失。中小企业因其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财务管理等经营不规范,降低了企业自身信用及口碑。
3.融资渠道过少。目前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间接融资为主,即以银行贷款为主。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证券市场、债券市场、私募股权基金等直接融资占比很小,影响中小企业融资。
二、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的优势
目前,全国P2P网贷平台总共有2 000多家,平均每天诞生2家,而根据艾瑞数据,我国P2P贷款2013年市场规模约为680.3亿元,同比增速为197.6%,说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有一定优势,主要表现在:
1.信息流通性更强。互联网金融因其具备互联网、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极大程度上消除了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打破了原有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壁垒,使得中小企业在获取贷款融资信息方面更为容易,通道更为顺畅。
2.贷款门槛更低。当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无法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取资金,间接融资渠道资金成本偏高且存在较高的隐性进入门槛。而网络贷款模式的优势在于门槛低、渠道成本低,厂房、写字楼、设备、汽车、商品房等都可以作为抵押。此外,目前企业向银行贷款,审核周期一般在10天至1个月,而通过第三方审核后,网络贷款模式只要几天便能放款。
3.创新的空间大,可以为中小企业和百姓的日常金融需求提供更多选择,使金融更加市场化。
三、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也伴随一些问题的产生,我认为主要有三大问题:第一是监管主体不够明确;第二是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三是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第四是蕴含一定风险。
对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理顺各类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业务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监管对象和监管范围,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针对互联网金融活动交易的快速、频繁和虚拟性等特点,监管部门应通过加强信息技术非现场监管,建立有效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针对跨国互联网金融活动,监管部门需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监管合作与协调。
第二,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力度。借鉴国际经验,梳理与互联网相关的现有法律法规,结合互联网金融特点加大基础性立法工作,明确互联网金融交易主体的责权利、行业准入门槛、交易行为规范;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配套法律体系,修订现有法律体系中对互联网金融不适用的条款,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犯罪责任追究的法律规范;制定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行业法规。
第三,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力量,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立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商业信用数据平台。
本次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信用管理中心与德国莱茵集团合作的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通过德国莱茵集团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实地现场评估,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信用管事中心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客观公正的信用评价,帮助互联网机构脱离行业负面影响,健康发展。合理有效的披露信息,为广大的中小企业在选择投融资机构时提供客观公正的参考凭证。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小企业投融资活动略尽绵薄之力,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对此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
最后预祝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信用管理中心与德国莱茵集团合作圆满成功,预祝各位工作愉快,身体健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