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导刊

企业导刊


建立服装产业集成创新体系刻不容缓

发布日期:2012-01-16      来源:《中国投资•企业导刊》
建立服装产业集成创新体系刻不容缓
   
   中国服装行业由“大”变“强”的目标已经走过10年,为应对新的形势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已刻不容缓
   
   文/十禾
   
   中国社科院于2011年12月12日正式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NO.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室副主任郭朝先表示,纺织服装产业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二,生产力是美国14倍。
   郭朝先指出,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无论是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在全世界都是最强的。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在世界第二,是意大利的6倍、德国的7倍、美国的12倍。
   “贸易竞争力指数长期保持0.6以上,服装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则处于长期接近1的水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般在2.5以上,达到2.5以上表明这个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力,我自己感到很震撼,我们生产力是意大利的9倍,是美国的14倍,这就意味着我们这个产业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确实有着坚实的基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影响很小,危机后除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略有下降外,其他指标全面超过危机前的水平。”郭朝先说。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服装行业发展的主流良好。总体来说,服装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面对环境的变化和困难,行业上下以市场为动力,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服装企业不断通过探索和创新去寻求发展,整个行业呈现出区域布局调整加快、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牌运作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
   尽管形势一片大好,然而服装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郭朝先也指出,从中国纺织服装的低碳竞争力,能源消耗总量来看,纺织业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第6位。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碳生产率比较低,把碳排放的因素考虑进来,产业的竞争力没有上述数据看上去那么漂亮,是受影响的。碳生产率比较低的原因:一是产业组织上以中小企业为主。二是能源使用上以煤碳为主。
   要实现低碳环保与商业的平衡,应从低能耗的生产方式和低污染的生产原料入手。在原材料的使用上,尽可能选用天然、可再生且能循环使用的低碳原材料。
   对服装产业来说,首先要坚持绿色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上突破原来的传统服装设计理念,充分考虑服装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以及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加再循环和低碳无污染材料的使用。在造型设计与款式构成上,采用易于拆卸的多功能型设计与工艺技术处理,产品零部件经过加工和粉碎后可以回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服装废弃物进行回收,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坚持节能低碳的生产模式,在服装的运输过程中坚持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运输方式,使运输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此外,在服装消费方面,应从购买方式和服装的保养两方面尽量注意减少碳排放。
   有关研究人员建议,在坚持采用低耗能的生产方式和低污染的生产原料的基础上,服装生产企业还可联合服装设计师与经销商等开通各种的服装增值服务,包括为顾客进行搭配指导,帮助顾客回收旧衣服,组织顾客进行服饰DIY等,以帮助顾客有效地使用服装,推动服装的低碳消费。
   服装业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 低碳竞争力上。进入2011年以来,由于成本的递增趋势明显,宏观政策调整、国际需求疲弱、国内需求受通胀制约等一系列原因,纺织服装行业面临更多的挑战。企业普遍认知,目前诸多因素正影响着企业的订单成交量和盈利能力,只有具有较大规模、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实力强的企业,才有可能在变局中取胜,赢得更多市场份额。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寻求未来出路的主旋律。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110届广交会上,欧美客户锐减,与会的中小企业订单缩水,本届广交会也从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外贸形势的严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在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服装大会上说,中国服装行业由“大”变“强”的目标已经走过10年,为应对新的形势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已刻不容缓。
   在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看来,创新是中国服装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改造、提升服装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际新定位,满足国内人民对美好生活更高期望,适应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只有抓住创新这个核心,中国服装业才能改变在全球跨国供应链中的低端位置,获得更高的附加值。”
   而这些也就是所谓的“软实力”竞争,提升品牌附加值,就需要一种集创意、研发、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物流、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集成创新体系做支撑。
   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产品创新”竞争变为更具系统意识、贯穿全产业链条的“集成创新”竞争。如何打造多个产业环节中的创新要素并使之协调贯通,形成一个涵盖整个行业体系的创新集成链条,已成为服装业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