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成长

创新成长


金融服务设备信息托管服务

发布日期:2012-10-08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及实施背景 1
   一、项目概况 1
   1.1项目综述 1
   1.2项目的背景及目的 1
   二.企业基本情况 3
   2.1公司概况 3
   2.2技术能力 3
   2.2.1技术能力 3
   2.2.2质量水平 4
   2.2.3知识产权情况 4
   第二部分 成果内涵及具体做法 5
   三.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5
   3.1总体目标 5
   3.2平台二次开发和建设 6
   3.3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 8
   第三部分 成果实施后产生的效果 9
   四.已经实施的成功案例,以及市场占有情况 9
   五.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0
   5.1项目盈利预测 10
   5.2经济效应分析 10
   5.2社会效益分析 11
   第四部分 持续改进措施 11
   六.未来持续改进措施 12
   
   
   
   
   
   
   
   
   
   
   
   
   
   
   
   
   
   
   
   
   
   
   
   
   
   第一部分 前言及实施背景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综述
   本项目基于云技术建立“云安全网络”,分支机构和服务渠道遍布世界各地,业务运行须臾离不开通信网络,同时对信息网络安全性有着严格要求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公司等金融行业的客户可在“云安全网络”基础上开发和部署其关键任务应用,而不需为信息加密传输,数据完整性保证,网络可用性,网络攻击,计算机病毒等安全问题担忧,所有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均由云安全网络处理。用户可以“云安全网络”当作可以完全信赖的基础设施。
   要为用户提供持续不断的高可靠安全服务,把用户的生产力从技术中解放出来,这些工作必然由“云安全网络”来承担。“云安全网络”是恒银金融为云计算时代的重要贡献,也是恒银金融目前最主要的产品集群。云安全网络由11个核心组件组成,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这些组件进行定制,这些组件分别负责数据加密、均衡负载、入侵监测、安全监控等工作,各组件之间紧密协作,为用户打造坚固的安全防线。
   11个组件中多数以软件方式实现,少数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组件以硬件方式实现,目前恒银金融已经完成了其中6个组件的自主研发,其他组件处于研发过程之中,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所有组件的国产化和自主化,以实际行动推动安全网络产业链的发展。
   1.2项目的背景及目的
   金融机构的行业特殊性决定其在规划、设计、实施和部署IT系统的全过程中都要把网络信息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考虑。随着金融企业自身传统业务E化和金融同业之间业务往来的日趋紧密和频繁,跨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整个大金融业的全国性的网络规模和复杂度不断膨胀,同时金融行业和财政、税收、公安等政府主管部门之间也建立了专用的网络通道。信息安全问题不再是某个企业内部的问题,网络的任何一个薄弱环节出现安全问题,其波及范围和破坏性都可能是巨大的,甚至毁灭性的
   本项目通过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来解决长久以来困扰金融行业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市场适应性。
   因为网络建设前期的巨大投入和漫长周期,网络建成后的昂贵维护管理成本。金融机构在建设跨越企业内部不同分支机构、不同地域和企业之间的金融网络时都选择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作为基础设施,所有分布式软件应用所需要的数据交换服务建立在电信网络之上。但金融业在使用这些网络时,并不认为其是安全的,而是要根据不同业务需要在应用层构建自己的安全协议。
   针对这种现状,恒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银金融”)凭籍多年来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和数十个金融行业网络项目的实施经验,率先推出了基于云技术的“安全网络”,服务于金融行业对网络安全有着很高要求,同时又不想把过多精力投入到非主营业务的IT技术细节的客户。
   二.企业基本情况
   2.1公司概况
   恒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12日,注册资本16,050万元,是集ATM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及维护服务为一体的金融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
   公司主要致力于金融设备研发制造、金融自助运营服务、ATM监控外包服务。其主要产品为ATM、ATM现金循环机、金融自助终端、ISO运营服务和ATM监控外包服务。公司目前已成功的与国际知名厂商如日本FUJITSU、ATMJ、OKI、OMRON、SANKYO、HITACHI、韩国LG 等公司展开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合作。主要的客户包括:保定商行、邢台商行、天津银行、河北银行、北京控股信息等多家金融及相关机构。
   恒银金融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建设产业化基地,占地95亩,建筑面积7万平米,预计投资9.5亿元人民币,产业基地包括ATM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金融自助服务运营中心。为满足新产品的高可靠性,并且提升公司的研发和实验能力,正在规划建立专用实验室、EMC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和中试车间等组成的实验中心,同时添增一批高精密仪器设备。实验中心将形成包括整机及模块的高低温、恒定湿热、盐雾、淋雨、振动和EMC测试等方面的实验能力,并在满足公司内部实验的前提下,为其它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的测试服务,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软、硬件优势,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
   2.2技术能力
   2.2.1技术能力
   恒银金融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且在天津设立研发中心,拥有国内最大的行业研发团队,汇集了一批由博士、硕士和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资深专家组成的开放、创新、经验丰富的精干高效的研发及管理团队。技术研发中心目前总人数达150多人,分为软件平台部、软件驱动部、软件测试部、模块开发部、和设备开发部等5个部门,所有研发人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近2/3以上人员具有金融行业内从业经验,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由于恒银金融正处在快速发展当中,因此技术研发中心的研发团队还在不断壮大当中。
   公司十分重视产学研用相结合,先后与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完成和在研的国家及省多个科技研发项目。
   恒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已开发出基于CEN/XFS标准的SP开发平台、ATMC、ATMV、金融交易交换系统等软件产品以及相关基础组件,实际运行稳定可靠,得到客户良好评价。
   2.2.2质量水平
   恒银金融研发及生产的产品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要求,完全符合《自动柜员机(ATM)通用规范》和国际相关行业标准,并通过权威机构检测,包括: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CC)及CE、FCC、UL、PCI、EMV在内的众多认证。
   2.2.3知识产权情况
   硬件产品方面,目前恒银金融自行设计的硬件模块有出钞机芯、存款机芯、识别模块、加密键盘模块等十多个。已申请专利共22项,在存取款、加密、打印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其中多项技术成果提升了整个ATM行业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软件产品方面,恒银金融自主开发了的金融自助设备统一开发平台、金融自助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等多个软件产品。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6项。其中,整合这些软件产品形成的金融自助设备经营管理解决方案,从监控、管理、经营三个层次提高了银行自助设备的投资回报。
   
   第二部分 成果内涵及具体做法
   三.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3.1总体目标
   本次技术改造的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我们的技术经验和行业影响力在“云安全网络”基础上构造更多的示范性应用,以应用扩大“云安全网络”产品群的服务对象,作大市场规模;二是组织研发团队对一些重点技术进行攻关,实现全产品线的自主知识产权,这对于打造信息安全服务领域的民族品牌,突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壁垒,降低关键技术的外部依赖程度,从而在技术方面有效提高国民经济关键行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甚至保护国家信息安全都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在应用方面恒银金融以“云安全网络”为基础研发了金融自助设备集中监控和管理系统,通过产品、技术、流程和管理制度方面的积极创新,为用户大幅节约了管理和运营成本,并提高客户对外的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
   在技术改造方面,恒银金融将把研发重点放在负载均衡器、IP隧道、防火墙和硬件加密模块的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上,完成全产品链的建设。同时我们并不谋求行业垄断,对第三方产品采取兼容并包,共同发展的非排斥性策略,给用户留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3.2平台二次开发和建设
   A、云安全网络平台总体技术架构
   
   图4-3 云安全网络总计技术架构
   
   云安全网络在基础电信网络和最终用户之间构造了安全平台,提供完全服务、高可用性服务、高可靠性服务、高性能服务、协议转换服务、扩展性服务和管理服务。
   B、云安全网络平台的核心组件
   
   图4-4云安全网络核心组件
   
   公司已经自主研发了实现云安全网络必须的全部11个核心组件中的6个关键组件。
   CloudMessenger© 高可靠性消息中间件
   CloudAdmin© 云安全网络管理平台
   CloudMonitor© 云安全网络实时监控
   CloudLink© 云安全网络协议转换网关
   CloudProxy© 云安全网络代理服务器
   CloudBalance© 云安全网络负载均衡器
   软件解决方案的有自己的技术局限,因为每台服务器上安装额外的软件运行会消耗系统不定量的资源,越是功能强大的模块,消耗得越多,所以当连接请求特别大的时候,软件本身会成为服务器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软件可扩展性并不是很好,受到操作系统的限制;由于操作系统本身的Bug,往往会引起安全问题。 
   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直接在服务器和外部网络间安装负载均衡设备,这种设备我们通常称之为负载均衡器,由于专门的设备完成专门的任务,独立于操作系统,整体性能得到大量提高,加上多样化的负载均衡策略,智能化的流量管理,可达到最佳的负载均衡需求。
【上一篇:】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下一篇:】节能技术改造,推广节能科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