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每周要闻2016年第14期
发布日期:2016-04-21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政策研究部
一、专题报告
【稳步推进债转股的五大挑战】
继上世纪90年代末之后债转股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李克强总理3月16日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3月2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他再次作了同样的表示。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在两会期间表示,目前银行债转股还在研究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技术准备才能推开。
债转股可有效化解“双高”压力
所谓债转股是指将银行持有的债权转换为持有原债务人的股权,银行角色由企业的债权人转成了企业的所有者——股东,相应企业则变债务为资本。因债转股对银行及负债企业具有积极正面作用,实践中,债转股往往被作为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手段之一,有利于提高资产流动性,减缓宏观经济等因素造成的银行不良资产持续上升的势头,降低银行债权、增加股权投资、改善资产结构,也有利于减轻债务人(企业)还债压力,企业的负债转换成了资本金,既减债又增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帮助其摆脱高负债的困境,渡过难关,重整旗鼓。
上世纪末,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卸掉负担,帮助其脱困,化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为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打基础,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相应接受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并对其中约4000亿元不良资产实施了债转股。
当前,经济增速减缓压力依然较大,煤炭、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经营困难,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反映在银行方面就是不良贷款率持续爬升,经营风险增大,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不良贷款率升至1.67%,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自2013年二季度以来已经连续十个季度上升。
面临企业高负债和银行高不良率的“双高”压力,债转股被寄期望发挥多赢的功效:银行监管方面降低银行不良率,企业部门降低偿债压力获得喘息机会,政府层面缓解企业职工失业、下岗、社会稳定的压力。
五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未来,要更好地发挥债转股在主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杠杆应对经济增速减缓压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从实际操作来看,有几方面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首先,这次债转股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银行的角色。以往更多的是银行先转让(剥离)不良资产,之后受让主体再进行债转股,这次有可能银行直接转股变为持股主体。因此自然就应当把视角首先聚焦于银行。现行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这次债转股成行,将是一个巨大的突破,银行将由债权人变成企业的所有者,需要妥善处理债转股与现有法律的关系。
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的投资将改变银行的资产结构,信贷资产比重降低,股权投资增加,改变银行的风险结构,银行资产对股权市场风险、企业经营风险敏感性增强,银企关系从不同利益主体关系向利益共同体关系转变,过于紧密的银企关系,不利于银行对实体经济风险的隔离。实施改革时,要重视银行资产结构、风险结构、银企关系的新变化。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是一个渐进过程。金融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子系统协调推进。由于金融体系的效率远远高于实体经济,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孤立的,需要兼顾协调相关方面的关系,作出系统安排。稍有不慎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造成的伤害也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我国金融改革实践中,已经有不少这样的案例。当前银行进行直接的股权投资,尤其是对实体经济领域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应当审慎,所谓的投贷联动,存在利益联动的同时,也会存在风险的联动,必须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若确有必要推出,也至少应当通过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资产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基金等)间接进行,即使这样,银行主导设立的这些非银行金融所产生的损失和风险最终也会上传至银行本身,加大守卫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难度。
第三,债转股虽然能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但转股后银行持股的股息红利是否派发以及派发水平,要由企业是否盈利、盈利多少,以及股利政策而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导致银行股权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高于债权;股权价格是由股票市场确定的,股市波动性远远高于债市,股价随市场波动而变化,导致银行资产权益价值波动增大;银行资产错配加剧,风险上升,从期限而言股权具有永久性特征,转股之后股权的流动性存在不确定性,股权流动性取决于市场的发育程度,当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已经初步形成,交易所市场、新三板、各地区域性股权市场,都可能成为转股后的股权交易的场所;但是,我国股市发育不均衡,交易所市场交易活跃,流动性高,却容量有限,门槛较高,场外市场容量大、门槛低,却交易清淡,流动性低。若不能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股权流动性不乐观,股权变现困难,资产长期沉淀的可能性增大,银行资金来源多为吸收存款,本来就已经存在的借短贷长的期限错配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因此,虽然债转股能够避免大幅折价转让不良贷款而造成资产损失,对银行报表有修好作用,但同时也存在隐患。
第四,有可能滋生道德风险。银企信用关系复杂,具有较高的个性化色彩,使得债转股具有一事一议的特征,属于非标准化业务,其操作空间的弹性较大,涉事银企双方都会尽力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当银行和企业放松自我信用约束,能够获得更大利益,又能够从债转股得到规则支撑时,就会增加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银行作为经营主体在债转股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自利性,有可能利用规则为自身牟利,如在解决不良资产的同时,扩大范围对正常信贷资产实施债转股,继而推动企业IPO并上市,以获得原始股的高溢价利益。某大银行的董事长就表示,不见得债转股的都是不良资产,有些财务指标好的也可能债转股。这意味着有可能通过银行贷款转换实现股权投资目的等等;作为债务人的困难企业(甚至是骗贷企业),则有可能故意欠债不还,绑架银行进行债转股,以达到逃避偿还债务本息的目的,这种负面示范效应,会助长面临困难时企业的惰性,使得银行其他的借款企业产生非分之想继而纷纷仿效,不讲信用的“老赖”之风蔓延,劣化全社会的信用水平,为银行源源不断地带来新的不良资产;更有甚者,企业和银行管理层有可能合谋进行债转股,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重组、包装,造成盈利假象,寻求发行上市,进而在股票市场上高溢价变现,伤害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五,债转股有可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发生冲突。今年是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去产能、去库存压力巨大,钢铁、煤炭等行业困难尤为严重,产能过剩企业、“僵尸企业”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率和负效率,占据并消耗大量社会资源,阻碍了资源向有良好发展前景企业的转移,需要着力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促进市场出清,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偿债困难的企业绝大多数处于产能过剩行业,是形成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力量,也是银行处置不良贷款最为棘手的对象,这些企业也是最迫切希望通过债转股获得喘息机会的。在债转股改革过程中,应当注意减少和防止,“僵尸企业”僵而不死,苟延残喘,甚至起死回生,继续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出现优不胜劣难汰的现象,阻碍市场出清的实现,进而导致进一步劣化资源配置,延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
稳步推进债转股
面对以上问题,既不能忌疾讳医,也不能盲目乐观,而是要充分准备,理性应对。
首先,应当认识到,债转股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当前银行不良率走高,有企业自身和银行的原因,也有经济周期的原因,银行不良率的降低和企业走出困境,最终(也是最根本的)要靠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这要依赖企业的自身努力和经济景气度的提升。
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债转股监管机制,制定债转股监管办法,强化规则设计,明确操作规范,防止债转股陷入账面数字游戏,防范来自于银行和企业的道德风险。
第三,继续发展正常的银企借贷关系,同时要让银行与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阻止银行与企业形成过度紧密的关系,这是防范风险及其传递至关重要的防火墙。至少有一条底线必须守住:银行不得成为实体经济的投资主体。要充分发挥现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中的作用,经过上一轮债转股和十几年的市场实践,它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较为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有能力也应当成为债转股的主力军,设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基金等作为补充,设立这些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时,要注意与银行之间建立必要的风险隔离机制。
第四,在先行试点,逐渐推进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原则,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压缩寻租空间。
上一轮实施债转股从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大多是在四大国有银行转制之前形成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银行自主发放的贷款,而这次的不良贷款则是商业银行自主发放贷款形成的,银行理应承担相应损失,企业自主经营陷入困境也需自担后果。根据具体不良贷款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进行债转股的企业实施债转股,还可选择多渠道、不同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保留不良资产证券化打包出售、依法破产清算等方式。有通过债转股走出困境者,有依法破产清算出局者,有折价出售资产损失显性化者,从而协调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二、政策新闻
【习近平: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4月18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国务院确定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扶贫,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决定建设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推动双创迈向更高层次和水平;确定促进进出口回稳向好的政策措施,推进外贸转型升级。会议指出,外贸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促进外贸回稳向好,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产重组+去产能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着力改善业绩】
伴随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综合发力,一季度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业绩呈向好趋势。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共有53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30家公司扭亏或预增,23家预计亏损或利润预减。14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一季报,其中6家企业业绩增长,占总数的42.86%。从已披露的年报和一季报来看,实现较大幅度扭亏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去产能成为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
【一行三会:大力支持钢铁煤炭扩大出口】
一行三会印发《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支持钢铁煤炭扩大出口,推动钢铁、煤炭企业加快“走出去”。支持钢铁、煤炭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用于调整债务结构。对符合政策且有一定清偿能力的钢铁、煤炭企业,通过实施调整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债务重组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互联网金融整治期间 第三方支付不再受理新申请】
第三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形态之一,已经纳入重点整治领域,按照业务内容,该领域将由央行负责监管整治。针对非银行支付机构领域,整治的重点立足于建立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加强账户资金监控,做好对已获牌支付机构的整改规范,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在整治期间原则上不再受理新机构的申请,并逐步清理和打击非法开展资金支付清算业务的无证机构。
【股权众筹纳入互联网金融重点整治领域 重点查七类问题】
股权众筹将由证监会牵头整治工作,提出长期机制建设意见。重点查处以下七类问题:一是平台违反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注册名称或经营范围中使用股权众筹等字样,以股权众筹名义从事股权融资业务的行为。
【中金:互联网金融平台倒闭数量可能还会增加】
中金分析师梁红预期,中国将加大力度处理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风险,并在吸引投资、产品定价、借贷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加强监管。其宏观影响可能包括:行业或面临一定程度的重构,集中度上升。随着监管收紧、竞争加剧,平台倒闭数量可能还会增加。
【十多省份出台落实方案 地方供给侧改革加减法】
最近两个月,地方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方案密集出台。据上证报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已有广东、浙江、四川、贵州、江苏、重庆、青海等7个省份出台了供给侧改革实施方案,而上海、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政府已经审议通过具体实施方案。各地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方案基本都是3-5年的行动计划,大多采取“1+N”模式,即1个总体方案(或实施意见),配套N个专项实施方案。
【银监会发文指导银行助力脱贫攻坚】
助力脱贫攻坚将是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一大重点。上证报记者独家获悉,近期银监会下发了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助力脱贫攻坚的相关意见,意见明确就脱贫攻坚要实施倾斜信贷政策,增加贷款投放,国开行、农发行以及农行、邮储等被明确提及及倚重。
【“上海金”定盘价诞生全球黄金市场倾听“中国声音”】
“你们看,我刚收到了‘上海金’定盘价的价格短信。”在昨日早间“上海金”定盘价发布仪式结束后,中国黄金协会会长、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宋鑫向记者掏出自己的手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令他自豪的是,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和消费国有了自己的基准价,世界黄金市场“中国”元素逐渐增多,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19日,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在上海发布,首个“上海金”基准价定格于256.92元/克。
【发改委研究员:我国取消化石能源补贴将设时间表】
国家发改委研究员冯升波表示,我国将科学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化石能源改革路线图,有计划有步骤地取消低效的化石能源补贴。
【国金证券:营改增、经济复苏、资金趋紧等令中国债市四面楚歌】
国金证券分析师潘捷表示,营改增明显利空债券,对银行资金业务和部分现券业务影响较大,将导致商业银行税负上升;经济数据不断超预期,管理层希望将钱从银行间逼到实体去;4月面临缴税高峰,据往年缴税将使得基础货币流失4000亿左右,央行近期投放的流动性并不足以弥补缴税和其他因素带来的基础货币流失。目前几乎没有看好债市的理由。
【证监会全面清查新三板非合格投资者】
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近日召集证券公司进行座谈,要求证券公司对所有开通新三板合格投资者权限的账户进行自查。此外,证监会将新三板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收紧,并对认定细节提出新要求。
【全国暂停“金融”相关字样企业注册】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启动,在整治期内,注册名称或经营范围出现跟“金融”有关字样的机构,包括交易所、金融、资产管理、理财、基金、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财富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网贷、网络借贷、P2P、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支付等,均将暂停注册。
三、数字新闻
【19省一季度GDP排行出炉 重庆同比增幅全国第一】
目前榜单总量前三名的是广东、山东、河南,其中广东、山东两省GDP总量进入“万亿俱乐部”。从同比增幅来看,超过全国水平的有16省,其中重庆同比增幅10.9%居全国第一,垫底的河北仅增6.5%且低于全国水平。
【一季度个人房贷增加一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20日发布2016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房地产贷款增速上升。3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22.51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5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2.5%,比上年占比水平高1.9个百分点。
【仲量联行:中国商业地产投资去年创新高国企和险资为主推手】
国际物业顾问--仲量联行发布报告称,中国商业地产投资市场去年创下纪录新高,全年完成交易资产总值约1,5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仍将快速成长,国有企业和保险资金是市场成长的重要推手。
【3月62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3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上涨的城市有62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5.4%,最低为下降0.7%。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绝大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上涨,上涨城市个数比上月大幅增加,总体涨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