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李克强达沃斯座谈会国企遇冷 寄望市场化打击寻租
发布日期:2013-09-11
中石油事件的持续发酵,让力推市场化的李克强总理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民企和外企。
9月10日晚,李克强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200多位企业家代表,他在回答美国杜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伦·库尔曼时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才能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届政府成立以后,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取消和下放中央政府若干部门审批的事项,放给市场或放给地方,半年之内已经取消和下放了200项。这实际上是触动利益的事情,因为我们很多政府部门手里没有审批权了,也就是减少了‘寻租’的机会。”李克强说。
长期以来,行政审批部门通过审批权寻租,国有企业通过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已经被社会各界广为诟病。最近,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相继事发,再次成为社会质疑的话柄。
参加当晚座谈会的上海马凯集团董事长李震告诉和讯网,虽然此前多次参加这样的座谈会,但此次座谈让他印象深刻,那就是国企负责人大幅减少,应该是对民营企业寄予了更多期望。
李克强坦陈,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的劳动力总量都将在8亿以上,中国政府首先面临的压力就是要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而稳增长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就业。
“不只是就业的主力,民营企业还在成为境外收购的主力之一,与去年相比,今年有很多草根民企在展开收购动作,以获取市场、品牌或技术,而此前此类事情都是国企和少数超大型民企来主导的。”李震告诉和讯网。
不仅如此,在一些新兴产业的发起上,民营企业也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慈铭体检集团董事长胡波接受和讯网连线时表示,李克强亲自倡导的中国服务贸易大会已经举办过两届,慈铭体检在这两届大会中都承担了重要的工作。“在8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位国家领导人都强调要把医疗服务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推动发展,慈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寄予厚望。”
李克强在当晚的座谈会上也强调,要持续地调整经济结构,特别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因为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而我国服务业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同类发展中国家。“前一段时间我看有评论说,亚洲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平均已经超过了50%,而中国目前的服务业比重也就是40%多一点。”
除了透露出对民营企业的重视,李克强还对外资企业进行了一番安抚。中国在发展中的确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但改革依然是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潜力在一定意义上是由差距形成的,也可以说差距就是潜力,通过释放改革红利会激发市场巨大的活力和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我相信中国不会有外资突然大规模撤走的情况,因为中国是一个有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地方。”
今年7月份以来,全球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因在华商业贿赂而引发动荡,随后,赛诺菲、诺华、礼来等医药巨头也被调查,由于受到查处的都是外资企业,国外媒体开始质疑中国政府的真正意图。
对此,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是改善中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希望大家能够从客观、积极的角度看待这类事情。我们相信,依法查处违法企业将有利于增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信心,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