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投资者迎来两大利好。
证监会发审委12月6日公布的审核结果显示,新三板挂牌企业
有市场人士对
另一大利好则与新三板的改革有关。此前,涉及三类股东问题、交易制度、分层制度优化的改革方案在市场上流传,多位接近监管层的市场人士日前向
首家股东超200人新三板企业过会
12月6日,证监会发审委公布审核结果,新三板挂牌企业
同日,
招股书显示,公司对89名股东进行了核查,总持股比例占94.2%,其中不含契约型私募、资管计划和信托计划这三类股东。
今年4月,
由于三类股东和股东人数超200人问题迟迟未有实质性突破,有越来越多新三板企业寻求改协议转让甚至主动摘牌。截至目前,新三板做市企业为1363家,较年初减少291家。今年还有600余家企业从新三板退市,仅周三就有7家企业摘牌。
唐闻涛表示,虽然根据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设计,新三板要成为中小企业进退的苗圃和土壤,但是在新三板正常交易的企业却存在IPO的障碍。这是新三板形势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
周一过会的福达合金2015年7月挂牌新三板,同年9月采取做市交易,在做市交易的135天中增加了86名股东,到申报IPO之前,公司股东人数达到141名。排队期间,公司从新三板摘牌以清理三类股东。
“对比其他协议转让的新三板拟IPO企业,发审会会详细过问每笔协议转让交易的情况,有些协议转让交易甚至会成为企业IPO的障碍。福达合金的成功过会凸显了新三板做市交易的优越性。”朱为绎表示。
他认为,通过回购清理的方式解决三类股东问题,一方面对新三板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群体不公平,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及控股股东带来巨大的清理
今年3月,上证所企业上市服务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对于三类股东等持股平台为拟上市公司股东的,在IPO审核过程中,可能会因存续期到期而造成股权变动,影响股权稳定性。因此拟上市公司引入该类平台股东时应在考虑股权清晰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审慎决策。
该公众号还指出,新三板企业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不管是因为公开交易还是定增造成的,只要合法合规,就可以直接申请IPO。
新三板新一轮改革悄然重启
近日,市场上流出一份新三板的改革方案,涉及交易制度改革、分层制度优化和三类股东解决方案,多位市场人士向
根据该文件,新三板将取消协议转让,增加非连续集合竞价方式,同时增加盘后大宗交易方式。交易制度改革将有利于规范新三板交易市场,避免异常交易和利益输送,鼓励交易较为活跃的企业转为做市转让。
在优化分层方面,该文件要求企业进入创新层必须有50个外部股东,进入后必须披露季报,但会适当降低创新层财务门槛。这将提高创新层企业规范性和股权分散程度,为后续推出公开发行和精选层奠定基础。
三类股东问题也有望得到妥善解决,为新三板企业转板上市扫除障碍,打消做市企业和机构投资者的疑虑。
11月22日,全国股转公司监事长邓映翎在广州一场论坛上表示,今年新三板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流动性低迷,流动性与交易机制、分层制度和三类股东三大因素息息相关,这三大问题的改革方案已经得到了管理层的统一认识。
他表示,新三板可以考虑采用不连续竞价交易,一方面改变目前不够公平的、高效的交易方式,同时也与上证所、深交所的连续竞价交易形成差异化。
一家上市券商新三板业务人士对
对三类股东,邓映翎在广州演讲时也表达了肯定的态度,他表示,“三类股东数量虽少,但是投出了最好的公司,却在IPO时就面临了巨大问题。如果三类股东都不认可,那么什么机构可以被认可?”据股转公司统计,三类股东占新三板全部机构投资者比例约8%,但投出了788家创新层公司和1117家基础层公司,这些基础层公司的平均利润高达1776万元。
他表示,希望交易制度方面改革更完善,另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有机联系能更加畅通。不过,他也认为,制度当然很重要,但不是最绝对的,归根到底投资还是要选对企业。好的企业自然会受到资本的青睐,估值和流动性都会提高。
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