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每周要闻2016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16-04-01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政策研究部
一、政策解读
【各省市超音速地出台降企业成本政策:合计6大类20小类措施】
近来,降低企业成本政策的出台十分密集,以下对中央和各地出台的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进行详细盘点。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
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
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16年五大经济任务,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三去一降一补”。会议明确,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方面,要打出“组合拳”:通过降低制度交易成本、税费成本、用工成本、融资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物流成本,营造健康公平高效的企业发展环境。
2016年伊始,国务院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降低约3分钱;再次取消、停征和整合一批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停征价格调节基金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座谈会,研究全面推开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将被纳入试点范围,企业减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016年3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发表演讲时表示,“要积极审慎地去杠杆,重点是企业债务的杠杆”,至于如何多措并举地降成本,特别是企业的成本,发改委正在制定方案,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政府的全责清单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等内容应包含在内。
中央和国家层面政策频出,部分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仿佛一夜之间,广东、江苏、浙江、甘肃,天津、上海、重庆,宁波、杭州、温州、荆门等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根据5种要降的成本类型,给大家做了一个简要的归纳,合计六个大类,二十个小类。
一、降低制度型交易成本
各省市的普遍做法有以下三种:
1.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如广东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提出,对省定11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分区域、分阶段实现“零收费”,同时实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对短期内仍需由政府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并收费的事项,要严格审核控制,依法实施定价管理,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控制在100项以内。
甘肃省在《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施方案》明确,取消各种与行政职权挂钩且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中介服务收费和各类保证金,规范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评估、登记、审计、保险等中介机构和有关部门的收费行为,同时降低涉企收费标准。
浙江省宁波市出台了35条企业减负新政,包括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各项交易服务费按50%收取,免收信息服务费和场地租赁费,开放招标文件免费在线浏览功能等措施。
2.简化优化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
如江苏省计划通过做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力争实现全省范围内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开工50日获批。天津市则发挥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在线监管平台的作用,提高联合审批效率;推进网上审批,30%以上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无偿代办审批手续。浙江省杭州市聚焦市、区县(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全面落实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权下放主城区以及“办事不出大江东”等工作。
3.加强知识产权与商事制度改革
江苏省2016年安排了2亿元左右的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以及5亿元的专利运营基金,从而降低专利技术市场化运作成本,加大对企业专利申请资助力度。湖北省孝感市计划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成“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推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审平台建设,强化联审机制和监督检查。
二、降低税费负担
由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2015年企业缴费负担总体下降,政府部门的收费项目数量减少,收费内容和标准更加清晰,90%以上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政务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企业对各种负担和经营困难的主观感受增强,对加大减负力度的呼声仍然较高。鉴于此,各地多措并举降低税收的力度仍然不减:
1.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围
天津市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纳入增值税纳税范围。广东省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范围,全面打通企业抵扣链条,实行不动产进项税抵扣,增加企业增值税进项抵扣。
2.降低税率
如重庆市为了促进当地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售收入的计税毛利率由20%调整为15%,非普通住宅、商业、车库的土地增值税预征率由3.5%调整为2%,普通住宅土地增值税预征率执行1%。
3.落实各类税费优惠政策
如针对小微企业,江苏省和天津市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按规定免征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文化建设等政府性基金;对符合产业政策、有较好发展前景、一时遇到较大困难的企业,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在一定期限内实行税费缓收政策。杭州市免征小微企业土地登记费、房屋登记费、住房交易费等4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针对高新技术类、科技研发类、技术改造类企业,江苏省将制定《江苏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综合奖补实施细则》,对省内实施技术改造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依据企业技改投入和新增税收贡献情况,给予一定比例资金奖补。浙江省温州市将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等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50%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
三、降低用工成本
2015年,国家已经下调了社保“五险”中的三个险种费率,失业保险费率由之前规定的3%降至2%,工伤保险平均费率由1%降至0.75%,生育保险费率从不超过1%降到不超过0.5%。
2016年,部分省市在降低保费、加强企业困难援助、加大科技运用力度等方面推出新举措:
1.降低保费
如上海市在确保参保人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社保基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部分职工社会保险的费率水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企业的单位缴费部分下调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单位缴费部分下调1%;失业保险费率单位缴费部分下调0.5%,总体费率下降2.5%。据测算,费率下调后,2016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135亿元。广东、江苏、天津、宁波等省市也相继制定类似政策。
2.加强企业困难援助
如重庆市将现行针对困难企业的社保缴费政策拓展到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餐饮业等行业,并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依法参保缴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给予稳岗补贴。甘肃省提出,经有关部门审核确认的困难企业,由省人社厅认定后,期限不超过1年的,可缓缴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经认定的困难企业缓缴失业保险费期间,可同时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
3.加大科技运用力度
孝感市启动实施“机器换人”计划,在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和岗位推广使用智能机器人,建立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试点,由“互联网+”产业发展引导子基金给予重点支持。目前基金额度初步确定为1亿元,米婆婆公司等一批企业已启动建设。
四、降低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高一直是中小微企业最头痛的问题。《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66%的企业反映“融资成本高”,这一数字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因此,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成为地方政府降低企业成本的焦点。
1.利率优惠与贷款贴息
重庆市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执行优惠利率、给予续贷资金支持、提高抵押物折扣率。同时,对有市场、有回款、有效益但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市财政给予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金、场外市场挂牌奖励、担保费率补贴等扶持。如建立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机制,帮助部分生产经营正常、市场前景好但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渡过续贷难关。广东省通过增信和贴息等措施引导银行机构优化信贷投向,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江苏省鼓励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利率支持。
2.加强定向投资支持
天津市利用“两行一基金”等政策性资金,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广东省运用政策性产业基金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推动建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甘肃省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产业创投基金,支持运作规范、偿债有保障的企业发行公司信用债调整债务结构;引导金融机构根据重大技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项目和目录,加快推进银企对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的信贷支持。
3.开放资本市场
广东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企业上市、赴新三板挂牌,提升企业直接融资能力。江苏省支持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要素市场,积极开拓债券市场,培育引导私募市场。
4.发挥自贸区优势
这个主要是设有自贸区的省市出台的政策,主要是利用自贸区制度创新的优势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如天津就在积极引导企业合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
5.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
这也是很多地方政府的通行做法。如天津市降低平台类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多种等方式置换高息贷款。江苏省鼓励和支持地方建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省地联动构建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广东省采取股权投资、事后奖补等方式支持企业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通过实施企业研究开发事后奖补、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共建面向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风险补偿金等,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湖北省孝感市出资2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安全保障资金池。
6.减少服务费用
浙江省宁波市深化小微企业贷款“续贷”模式的增量扩面,引导银行机构通过产品创新、流程精简、服务提效等方式减少收费环节。湖北省荆门市为支持当地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提出由政府控股的担保公司面向工业企业收取的年担保费率不得高于1%。福建省漳州市提出,市级应急周转金增加1亿,达到3亿规模;企业使用应急周转金还贷,资金使用费3天内由3‰降至2‰。
五、降低生产要素成本
1.降低能源成本
如广东、浙江、天津提出,加快电力市场建设,积极推动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有效减轻企业电价负担。甘肃根据“煤(水)—电—冶—化”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促进发供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有效降低企业要素成本。江苏省从2016年起,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类别价格下调3.12分/千瓦时。湖北省孝感市对企业新增用电给予补贴,补贴额度为每千瓦时3分钱,单个企业每月补贴最高可达20万元。
2.降低用地成本
广东、江苏、浙江温州等地探索依据不同工业(产业)灵活采取弹性出让年限、只租不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分期供应等多种方式供应土地,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福建漳州提出,企业翻建改建厂房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物流项目用地享受工业用地政策。
六、降低物流成本
1.物流收费减免
甘肃省对进入目录的货物品类和品种,直接按目录运价执行,不再签订运价协议;已经有协议运价政策的企业,按协议运价执行。江苏省规范港口、机场、铁路经营服务性收费,落实国家和省“绿色通道”及取消船舶港务费相关政策。
2.物流体系优化
广东省通过试点城市间和试点企业间的互联互动、资源共享,稳步提高物流标准化服务商跨区域服务能力,辐射带动珠三角地区乃至全省物流标准化水平提升,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天津市引导企业加强与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合作,把非核心、非生产业务外包,推行物流社会化。山东潍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公、铁、海、空多式联运。
3.运输能力提升
天津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验放”,减少货主等候时间;清理不合理道路限高架,减少运输车辆绕行距离。广东探索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创新,扶持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方式发展。山东潍坊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减少车辆空驶率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减少车辆空驶率,促进物流项目落地,减少物流配送车辆进城区域时段的限制,推进城市配送车辆通行便利化。
从上可以看出,本轮企业降成本政策的出台,涉及直辖市、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且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这说明经济发展比较充分的东部沿海地区,降低成本是企业扩大发展之路上必须破除的瓶颈;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尚未达到这个阶段,因此这方面的需求整体上不是很迫切。当然,对于政策的出台,除了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层面的指示,各地政府在“接地气”方面,还是动了不少脑筋,政策文件的可操作性较强,当然,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
二、政策新闻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今年将发布 2016充电设施拟总投资300亿元】
国家能源局研究制订了《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16年发布实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推动出台《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启动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等。还提出全面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2016年,计划建设充电站2000多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专用充电桩86万个,各类充电设施总投资300亿元。
【央行行长周小川:呼吁应更好地监测资本流动】
央行行长周小川:国际金融架构高级别研讨会的与会者普遍呼吁应更好地监测资本流动和加强相关政策框架,以更有效地应对大规模资本流动波动带来的挑战。我们也需要提高主权债务重组的有序性,包括加强官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协调,以及推动增强的合同条款的使用。中国将于近期使用美元和SDR作为外汇储备数据的报告货币,并积极研究在中国发行SDR计值的债券。
【银监会要求股份行监管关注互联网金融、债券、股票联动效应】
银监会3月4日下发《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除继续关注产能过剩、房地产和地方债务三领域风险管控,还要求加强非信贷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将票据融资、债券投资、非标投资等非信贷融资业务纳入统一授信和风险管理系统;地方监管部门要督促股份行科学测算信贷、理财、同业、投资等业务对现金流的影响,关注互联网金融、债券、股票等市场风险对银行流动性的联动效应。(21世纪经济报道)
【海关总署:深化口岸开放合作 加快全国通关一体化】
海关总署出台《2016年海关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重点工作》,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海关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动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三、行业新闻
【稀土商业储备正式启动 行业供给侧改革大幕开启】
2016年3月30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稀土企业商业储备动员大会。会议明确了稀土商业储备的原则、配套措施、实施主体、运行模式、具体方案和进程。这标志着稀土行业企业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
四、数字新闻
【统计局:官方解读3月PMI数据】
3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一些积极变化开始显现。本月制造业运行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春节过后企业集中开工,以及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制造业生产和市场有所回暖。二是制造业进出口市场需求有所回升,重回扩张状态。三是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升以及部分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反弹,企业采购活动趋于活跃。四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制造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五是有效投资驱动。近期固定资产投资回升,房地产市场回暖,对生产和消费均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财新首席经济学家何帆:制造业运行仅轻微放缓前期刺激政策逐渐生效】
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虽仍低于50.0临界值,但已是13个月最高纪录,显示制造业运行轻微放缓;其所有分项均较2月有所改善,产出、新订单两个分项指标向上突破50荣枯线,表明前期刺激政策效果在逐渐发挥;鉴于当前中国复苏态势仍不明朗,政府继续保持适度刺激政策,引领市场信心。
【中金公司:中国未来几个月内经济或将进入回暖通道】
中金公司分析师易峘等人评论称,虽然4月PMI很难出现3月这样大幅的上升,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投资需求正在企稳复苏。3月份中国官方PMI数据显示总体制造业需求有所回升,各项领先指标显示经济回暖迹象较为明显。经济增长、特别是名义增长、可能在投资需求带动下有所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