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资讯】新能源汽车电池实现梯次利用成当务之急
发布日期:2015-06-16
“一辆指导价为30万的新能源汽车,其电池成本可能在10万元甚至以上。而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容量低于80%就不能再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消费者承诺的电池使用寿命和质保最多是10年时间,但是如果考虑到使用环境等综合情况,动力电池的平均寿命也就是5年。”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能源车形势一片向好,也有人发出疑问:5年或者几年后,这些不能被继续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应该何去何从?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这些不能被电动汽车继续使用的电池,并非完全失去了价值,理论上说,它们还可以按照电池容量的不同,而被利用在储能或者相关的供电基站以及路灯、低速电动车身上,最后进入回收体系。这也是业内泛称的动力电池再利用或者是梯次利用。
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一方面是为了节能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无疑将极大地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2012年7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就明确提出,要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引导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在此之后,包括国家电网下属的北京、浙江公司,都在致力于动力电池的余能研究,投入资金上马梯次利用研究项目,但是进展相对缓慢。
但就产业现状来看,由于我国不同车企的电池路线、电池的规格和对电池的测评要求各不相同,也就造成了电池的型号过多,产量过度分散,同时也为“后市场”也就是梯次利用带来更大难度。虽然从技术要求上看,小范围的家庭储能相对容易达成,但事实上目前中国市场的需求并不明显。相对来说,美国或者其余国家更容易实施,因为他们的居住环境以独栋为主,储能设备容易安装。
虽然确实存在各种问题,但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按照相关规划,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据此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大量重金属及化学物质进入大自然,将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或许正因如此,在2014年12月30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明确汽车生产企业作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负责动力电池的回收。
为鼓励生产企业回收动力电池,不少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上海市曾出台政策表示,车企回收动力电池政府将补助1000元/套;深圳则建立动力电池利用和回收体系,每卖一辆车厂商拿出600元、政府拿出300元,用于回收动力电池,初步建立电池回收的机制。除此以为,统一电池标准、政府采取税收减免或财政支持的方式来鼓励企业进行投入和尝试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