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德关系是否引领中欧关系这个问题,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MichaelClauss)给出的答案是,“是。的确这样。在政治领域,德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远超出与其他欧洲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关系。”
4月28日,在德国大使馆举办的一场“环境创新——中德共塑”的会议间隙,柯慕贤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做出上述表示。柯慕贤认为,德国最有创新能力的是德国中小企业,目前德方看到了中方在开放国内市场准入方面的进展,但希望速度可以加快。德方同时希望中方创造必要框架条件,吸引更多德国中小企业来中国投资。
与此同时,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未来的投资方向问题上,柯慕贤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亚投行一定会执行很高标准,无论是社会标准还是环保标准,在这方面他深信亚投行行长以及中德双方对此都持一致意见。“否则我们不可能成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他说道。
柯慕贤
德对华投资攀升
在中德关系领跑中欧关系问题上,柯慕贤认为,去年就体现得非常明显。“7个月之内,中德有三次高层互访。”柯慕贤表示,在经贸方面,欧盟和中国的贸易总量中有40%是发生在中德间的贸易往来。
不仅如此,中德贸易额在2014年增长了11%。他表示:“一切都挺好。”
不过在双向投资方面,中德之间并不平衡。柯慕贤表示,目前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总量为450亿欧元,但中国企业对德国的企业只有25亿欧元投资。
好消息是,他看到中国企业正加强在德国顶端高科技领域的(工业4.0领域和环保技术领域)投资。“我们的双向投资会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告诉我,希望要加强对德投资。也有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加强在中国投资。”柯慕贤表示,也看到美国和日本在中国的投资或停滞不前,或趋于下降。“从此看得出,德国企业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抱有乐观看法。”
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最新外国投资报告,2014年中国成为在德国项目投资数量最多的国家,总项目额度在190个。
不过,提到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所面临的问题,柯慕贤表示,德国最有创新力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比如在德国环保领域的企业,90%是中小企业。
“他们通常只有一个技术,这个技术在世界上领先,需要得到知识产权保护。”柯慕贤表示,目前德方看到了中国政府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这也是创新的核心条件。另一方面,希望中国进一步对外国企业开放市场准入,德方认识到,这也是中国政府的目标,并看到了进展,但仍希望速度可以加快。
节约资源才叫工业4.0
柯慕贤认为,中德两国具有共同之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业强国,第二就是德国。“跟其他发达国家不同,我们两国依赖制造业,所以两国是世界上的出口大国。”
柯慕贤表示,在上世纪60年代德国面对环保问题时,曾经需要选择是否去工业化。最终德国提高了技术水平,而德国的空气质量也得到了保护。“德国目前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我们的工业占比在23%左右。其他欧洲国家的基建有待完善,工业化比例较低。”柯慕贤说道。
因此,对于目前火热的德国“工业4.0”概念,柯慕贤认为存在两个重要因素,首先是要提高生产效率,这对于德国至关重要,因为德国要保持竞争力。
“这对中国也非常重要,”柯慕贤说道,“中国在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中失去了一部分竞争力,要想办法恢复。”他表示,“工业4.0”概念还包括另一重要因素,即环境保护,只有通过新技术才可以节约资源。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中德双方目前正落实在工业4.0方面的创新领域合作,而且中国承接德国转移的高端平台已经步入实际性阶段。此前,德国北威州中心项目启动仪式已经在四川成都举行,该中心计划成为德国乃至欧洲企业在中国西部的总部中心。
柯慕贤表示,虽然环境保护的费用很高,但是从经济角度来讲,节约资源也非常值得。“同时,在环保技术领域,德国政府会在初创阶段提供一部分补贴,比如在风电发电厂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