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管理者培训问题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1-04-15 来源:中国吉林网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深厚根源。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抓好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
(一)
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注重创新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更要强化以生产力和经营成果的提高为目的,培养创造利润的思想观念。因此,对其开展的培训内容应偏重于全局的宏观统摄,而不宜囿于微观的实际操作。具体地说,主要应涵盖如下一些领域:经济、政治形势与产业政策、资本市场发展和运作、生产管理与团队建设、品牌战略与企业文化、财务报表和财务控制、市场营销及投资项目效益评价等。采取的培训办法主要应有以下三种:
其一,课堂讲授法。这是传统模式的培训方法。它的优点是利于受众系统地接受新知识和容易掌握学习的进度。这种办法又分为:①正规的长期培训。此种培训方式通常与学历教育挂钩。②缺啥补啥的短期培训。这种打快拳式的培训方式往往是将培训内容与企业的工作性质联系起来,讲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应急性。③论坛、专题讲座。一般由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可以通过示范效应、邻里效应和鲜活的事例启发人。
其二,媒体传播教育。即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媒体传播是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的有效手段,它的优点是几乎可以涵盖任何专业主题,可满足标准化、长距离或学习地点分散的需求。从理论上讲,媒体传播要比学校教育经济、高效得多。
其三,拓展训练。这是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方法或训练方式。利用特定的环境,通过创意独特的专业户外项目体验,激发学员的潜力,从而增强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自豪感,使学员在体验中成长。
(二)
关于培训主体的建设,应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是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当然也包括培训体系,对中小企业实行及时、有效的服务,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我国自2003年8月开始实施“银河培训工程”,七年来中央财政投入近1.8亿元。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认识的差异,加之财力状况不同,各地培训工作开展得极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还是死角。这一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要把培训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规划,统筹安排,稳步实施。各级财政要下决心挤出资金,构建培训平台。
二是大力培育中介组织。从世界性的经验来看,培训工作市场化或引入市场机制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政府也将逐渐由直接资助转向花钱向中介组织买培训。事实上,随着社会中介培训组织的发育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借助于咨询公司和培训公司,在短时间内来迅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与此同时,一些小企业也开始将培训工作外包给这些机构,即在培训方面进行虚拟管理。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要看到,一些中介机构不仅有足够的师资队伍、充分的信息、专业的培训技巧,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广泛的交流机会。中小企业把培训工作外包出去,不仅可以保证培训的质量,同时因为企业不再设专职的培训师,也可以减轻企业在培训工作方面的负担,从而降低成本。这对中小企业来讲是有利的。所以,我们应着力培育中介组织,使之具有足够的培训产品和相应的培训能力,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防止和杜绝培训上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各级政府应负责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规则,并对培训市场进行监管,对中介组织的工作情况予以考核、检查。
三是大专院校开展正规培训。这里一方面是指政府出资委托大专院校对中小企业管理者实行培训;一方面则是要在大学生中开设创业知识课,以培养大批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就整个情况而言,后者更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加以实施。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比例一般已达20%左右,而我国还不到1%。如果我们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就知道如何选择创业项目,怎样开展经营管理,特别是学会如何融资等诸如此类的基础知识,那么走上社会之后,他们就很容易成为合格的中小企业管理者。不仅自身就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也会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大面积生成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把这项工作抓好了,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就会在整体上有极大地提高。其实,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