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导刊

企业导刊


扩内需是 “战略基点”

发布日期:2012-01-16      来源:《中国投资•企业导刊》
扩内需是 “战略基点”
   
   文/欧阳君山
   
   扩内需属于老生常谈,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令人眼睛一亮!因为明确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这应该是第一次。
   扩内需为什么会是个战略基点呢?首先,这是由我国长期以来内需不足的严峻现实所决定。内需不足差不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痼疾,这在最终消费率,即最终消费额占GDP生产额的比重上有充分反映。其次,这是由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和全球化竞争态势加剧所决定,我国外贸形势愈加严峻。从短期看,一是欧洲债务危机极大影响欧盟的政治经济稳定,削弱欧盟对我国的进口需求。更重要的是,从长期看,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状况必须改变。1978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仅有8.9%,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向型经济的政策导向,外贸依存度节节升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是节节攀升,2001年高达44%,2002年升至51%,2003跃至60.2%,2004年度甚至接近80%。从国际经验看,外贸依存度一般不超过20%。日本是以贸易立国之基的,美国则是贸易最发达的国家,但日本和美国的外贸依存度都没有高过20%。
   扩大内需之所以会是个战略基点,理论上讲,因为消费也只有消费才构成真正的最终需求。一个市场经济体要如何驱动前行呢?一般而言,存在四种动力:消费、投资、外贸和中央银行注资。
   一个经济体真正的驱动力来自于消费,无论是投资,还是外贸,抑或是央行注资,都是为了民生,为了消费,消费构成人类生产的最终目的,在根本上决定着一个经济体是不是能够持续前行。作为历经几百年市场风雨洗礼的经济体,欧美社会之所以发展出比较成熟的信贷消费——即在还没有现实消费能力的时候用信用提前套现消费——绝非偶然,而是欧美经济体寻找平衡的自发需要,因为只有消费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没有消费也必须创造消费。
   作为战略基点,扩大内需还有可能推进“先富带动后富”。表面上看,内需不足是一个纯粹经济问题,但实质上,内需不足背后存在更深刻甚至超经济学的本质。为什么我国经济长期以来高速增长与内需不足并驾齐驱呢?有论调把矛头对准畸高的外贸依存度,这是值得商榷的。外贸与内需的关系紧密,但似乎没有逻辑表明,外贸依存度一定就导致内需不振。倒是理论上可以推导得出:外贸顺差大,国家有实力,国民有财力,内需应该十分旺盛。有论调把矛头对准国人崇尚节约、偏好储蓄的习性,这也值得商榷,有研究表明,从1979年到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的增长率均分别与其消费支出增长率高度相关。就是说,只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能上去,消费自然也上去。从文化上讲,国人崇尚节俭不假,但懂得享受更是事实。
   真正的原因是贫富分化严重!一方面是大量的财富被创造;一方面消费率极低,内需严重不足。我国人民创造的财富都到哪去了呢?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研究表明,2010年,中国百万美元富翁家庭的数量首次突破100万户,达到111万户,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超过1亿美元的家庭达到393户,名列世界第八。但与此同时,按世界银行每天2美元的标准,中国贫困人口依然有1亿之多。基尼系数是量化反映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0.465。近些年仍不断上升,有学者测算,201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5。
   从贫富分化到内需不足,这里面存在一个传导和演化的详细过程,但大体上应该可以描述为三要点:一是贫困的人无能力消费,手里无钱;二是富裕的人手里有钱,边际消费递减,车有了,房有了,甚至都炒房了;三是中间阶层可能有点钱,但也不敢消费,近些年来,尽管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日趋渐全,但“三座大山”也就是医疗、教育和住房的压迫仍在,主要靠劳动报酬作为收入来源的普通老百姓不敢放手花钱。中国人民大学在2011年中完成的一份研究表明,近5年来,由于基尼系数的扩大,直接导致我国边际消费倾向较“九五”期间下滑14.7%。
   与贫富分化及内需不足相呼应,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长期以来畸高不下,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材料,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的国民储蓄率一直居世界前列。其中1989-1993年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居世界之首。2005年国内储蓄率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截止2008年,我国投资率的平均值为37.4%,其中投资率在35%以上的年份数达到了22年。而198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投资率平均为22.7%,我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近两倍。
   技术上讲,扩大内需可以有千方百计,如近些年来施行的“家电下乡”工程,但真正要从根本上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必须履行改革开放之初“先富带动后富”的承诺。唯有减少贫富分化,甚至实现共同富裕,内需不足的问题才可能真正化解。小平同志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 一定意义上讲,扩大内需就是共同富裕中心课题的先声。
   这正是非公有制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大可作为的地方,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企业发展和自身成长上,更应该透过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个战略基点来着力。尤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先富起来的群体,有责任与党同心同德,有责任与政府同心同行,有责任与社会同心同向,透过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个战略基点,推动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