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成长

创新成长


“创新引擎”驱动多元发展

发布日期:2012-09-17
北京润发集团是一家以实业投资为主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组建于1996年。在先进的理念引导下,润发集团飞速发展,目前集团拥有达州润发石油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湖口润发燃气有限公司、四平润发然气有限公司、山东鲁安天然气有限公司、山东鲁润天然气有限公司、海西润发油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威海润发置业有限公司、思乾益利石油科技有限公司等全资控股子公司十余家,产业横跨能源、地产、贸易等领域,资产规模近30亿。
   (一) 成果概要
   随着中国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北京润发集团进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集团以中原燃气为开端,以山东省威海市天然气业务为突破口,抓住国家建设“川气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等有利时机,将润发集团的天然气业务辐射至四川达州、江西湖口、吉林四平以及山东威海、东营等全国各地近十余城市,有力的承接了各城市下游管网的铺设及市场的推广,在惠及千家万户的同时,使众多工业企业也彻底解决了能源基础的配套问题,促进了各投资地区的工业招商引资及工业经济的增长,先点后面的推动中小企业在天然气领域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润发积累了丰富的投资运营管理经验,锻炼出一支专业的投资及企业经营管理团队。润发集团之所以能够在外部市场处处抢占先机,关键在于管理团队非常注重企业的内部修炼。2008年,润发集团聘请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对集团进行全盘诊断,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以顺应集团飞速发展的需要。主要建立了通过项目公司董事会对已投资项目实施管理,同时集团总部也制定了适合自身快速发展的行政、财务、业务、人力资源等四大管理制度体系。董事会与经营班子通过《经营管理授权手册》明确权限划分。董事会通过年初向公司经营班子下达《经营任务指标》,来确立公司全年的重点经营工作和年底经营业绩考核依据;通过年初制定年度经营预算,整体框定项目公司全年运营管理及投资的各项费用支出,这种制度结构设计强化了经营班子投入产出比及费用利润率的观念。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措施为润发集团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前言和实施背景
   天然气(NG)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通常蕴藏于地下多孔隙岩层中,燃烧后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安全、热值高且清洁的能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天然气使用已成为共识。
   近几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国内天然气产量和LNG进口量均大幅增长,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天然气消费量持续上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十二五”是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由当前的4%提高到8%,2020年前有望提升至15%。天然气行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历史机遇。
   2005年全国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认为,中国陆地和近海海域115个含油气盆地常规天然气远景资源量达56万亿m³,可采资源量为22.03万亿m³,主要分布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东海以及柴达木等9个含油气盆地,9个盆地的可采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83.7%。截至2010年底,全国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资源储量9.3万亿m³,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9万亿m³,同比增长3.7%。
   近年来,全国天然气产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从1998年的223亿m³增至2010年的952亿m³,年均增长率达到12.9%。国家能源局预计201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接近1100亿m³,增长率为16%。2010年,中石油的天然气产量为725.3亿m³(含2.84亿m³煤层气产量),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76.2%;而中石化和中海油产量在2010年也突破百亿m³,其中中石化在川气东送工程投产和普光气田开发的基础上,产量达到123.6亿m³,占全国总量的13.0%;中海油产量达到了101.7亿m³,占全国产量的10.7%。长庆气区、川渝气区和塔里木气区仍然是全国的主力气田,天然气年产量均达到200亿m³以上。其中,长庆气区的苏里格气田年产量突破100亿m³,生产能力达到135亿m³,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气田。
   以市场供需角度看,由于受到气源紧缺和管网建设滞后的双重制约,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天然气的消费总量却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从1998年的203亿m³增加到了2010年的1097.7亿m³,年均增长15%,明显高于国内天然气生产能力12.9%的年均增速。按照我国能源发展的长期规划,预计到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达到2400亿m³的规模。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仅占我国总能源消费量的4%,远低于世界平均24%的水平,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消费区域看,46%的天然气在新疆、陕西、四川等省的主要产地附近就近消费,剩下的通过长输管道输送到中东部地区。另外,东南沿海地区的天然气消费部分由LNG船进口供应。从渗透率看,四大直辖市的天然气渗透率是全国最高的,其次是各大天然气产区,其它地区的天然气渗透率还非常低,基本都在30%以下,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天然气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城市燃气、化工工业、发热发电、汽车能源等,其中城市燃气用户又分为居民、商业和公用事业、工业等三大类。从天然气消费结构看,天然气工业用气(含化工工业)占比高达63%,相比各发达国家明显比例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客户利润率相对较高,而价格调整较为灵活,且前期的管网投资较少,城市燃气企业倾向于发展工业用户。
   从城市燃气市场整合角度看,自2003年我国对燃气市场的经营放开以来,市场开发经历了一个跑马圈地的时代。截止到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及县级城市的燃气市场绝大部分都已经有各自的燃气企业在经营,空白市场已经很少。但总体看,我国当前的城市燃气市场较为分散,全国性的城市燃气企业目前绝对市场份额还不大,这就为大型燃气企业的外延式扩张提供了空间。近年来,随着行业内对大中城市市场整合进程的不断加剧,主要燃气企业在天然气销售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05年的27%大幅上升到了2008年的39%。目前来看,中国燃气与新奥燃气拥有的城市数量较多,而华润燃气拥有的省会城市数量最多。
   近几年,天然气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城市燃气属于天然气行业的下游终端市场,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市场。由于城市燃气项目具有初始投资大、专业性强等特征,为保护燃气企业利益,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住建部规定城市燃气为特许经营行业,经营期限为30年。另外,天然气管道输配行业是连接国家主干管网和下游市场的中间环节,具有管道资源垄断及收益稳定的特点。总体看,上述两个行业都具有经营期长、收益稳定、市场垄断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等特征。
   (三) 成果内涵和具体做法
   1、先点后面推动中小企业在天然气领域发展
   2004年起,润发集团业务大规模向全国扩张,成为国内天然气行业重要投资企业,同时业务领域围绕能源行业实现有限度的多元化。并按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对整个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实现企业高效运作铺平道路。
   2006年初,润发集团将城市燃气领域扩张到烟台,成功拿下了沿海城市海阳市的城市燃气独家经营权,下半年,鼓作气拿下了威海市最后一块燃气市场——荣成市的特许经营权,实现了润发集团在胶东半岛内的城市燃气全线战略发展目标。
   此后,由于润发集团在山东燃气领域的一番动作,业界多家翘楚-中华煤气、华润燃气、韩国SK、北京控股等向润发集团伸出了橄榄枝,经过认真考察和多轮磋商,润发集团最终选择了北京控股,并与其旗下的北京燃气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中原燃气的基础上成立北京燃气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双方以此为突破口大力挺进,在山东省下设威海、荣成、乳山、文登、海阳五个分公司,并且于2010年投资3亿多元建设的“乳山-文登-荣成”天然气长输管线竣工,该工程全程128公里,横跨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年输气量达3.6亿立方米。2010年底,公司已经建设完成高压、次高压管网等334公里,拥有输气站七座,共发展居民用户14万余户。
   从中原燃气到合资而成的北燃山东,大踏步的加快了山东省燃气产业整体的发展进程,有力的承接了下游管网的铺设及市场的推广,在惠及千家万户的同时,使众多工业企业也彻底解决了能源基础的配套问题,促进了胶东半岛烟威地区的工业招商引资及工业经济的增长。
   2007年5月,依托中石化普光气田开展能源业务,润发集团将业务拓展至四川,成立了达州润发石油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润发集团抓住中石化投资开发“川气东送”气源地普光气田和达州市政府打造“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的重大机遇,成功与达州市签署了“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投资经营协议”。
   2009年,润发集团收购了江西九江昌江燃气并与九江市湖口县政府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在江西湖口县行政区域内,公司拥有独家经营管道燃气的市场垄断地位。
   2010年,润发集团联合山东省天然气管网投资有限公司和东营市油区办发起成立山东鲁润天然气公司,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公司负责投资建设“潍坊-东营支线”主管线及其配气管网,同时负责管线周边燃气市场的开发运营。
   2011年,润发集团又与山东省天然气管网公司等发起成立了山东鲁安天然气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广饶支线”,该管线是连接“潍坊-东营支线”主管线寿光分输站至大王镇及广饶开发区的支线管网。
   同年,润发集团为了加快四平市红嘴高新技术开区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入园企业的气源供应润发集团又成立四平润发燃气有限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及园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四平润发全面负责投资建设园区燃气管网和各类燃气设施。
   2、科学治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面对润发集团的飞速发展,跨地域、跨行业为经营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保障内部管理效率、决策机制的科学性也成了润发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点。
   在行业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同时,集团对股权结构进行了系统化梳理整,使全集团的股权结构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清晰化,为全集团的公司治理打好基础。同时,在集团总裁周荣刚的主持下又制定了适合于集团经营发展的涉及行政、财务、业务、人力资源四大管理制度体系以及集团与下属公司经营领导班子通过《经营管理授权手册》和《财务授权手册》对集团管控结构进行梳理,明确了集团与下属各公司经营管理层的分工与授权。其次,在集团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整体框定各公司全年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费用预算等,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以数字化来实现过程控制,提升公司效益。第三,在全面预算基础上集团向各下属公司下达《年度经营计划指标和考核办法》。第四,明确各公司年度的工作重点、目标和考核依据。
   (四) 成果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2004年以来,润发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集团各项经济指标突飞猛进的同时,以民族企业的肩膀担负起了社会责任,连续荣获 “中国100强企业”及省、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先进单位”、“明星企业”、“纳税大户”等多项殊荣。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润发集团已成为能源领域较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与天然气行业上游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往来和广泛的人脉关系,并与北京燃气、港华燃气、华润燃气、昆仑燃气、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等国内重要燃气运营商在项目合作、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五) 持续改进措施
   如今,集团拥有一支燃气项目投资和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团队,同时运营着多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燃气项目,并且也有着明确的投资方向,以业务发展角度看,集团的燃气业务不管是内涵式增长还是外延式扩张,管理体系是集团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们将不断调整管理思路以顺应润发的快速发展。
   润发集团将在集团领导的带领导下,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推动集团在能源板块上市,向着“三年打造一家上市公司,五年迈入百亿集团”的目标而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