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加剧中小企业抱团“找钱”
发布日期:2011-06-20 来源:融资难加剧中小企业抱团“找钱”
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抱团融资,集合发债渐成潮流。抱团不仅可解企业资金之渴,亦将有利于企业理顺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财务信息。
中新社援引国际商报6月17日报道,5月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5%,CPI增幅创下34个月来的新高,市场普遍预期紧缩政策仍将持续,这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小企业绝对不是个好消息。货币紧缩政策接连出台,融资成为中小企业主的心头重病。据了解,在向银行贷款无门后,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发行债券、票据等方式融资日渐频繁,“抱团寻钱”成为不少中小企业的选择。
直接融资突围
5月23日,“济南市国资系统中小企业2011年度第一期集合票据”开始发行,募集资金10亿元。该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创下了票据融资规模、集合企业数量的全国纪录。6月8日,武汉市中小企业2011年度第一期集合票据也开始发行。此外,上海、江苏等地也陆续有集合发债、票据等的发行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近年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发展迅速,但总体上银行间接融资仍占据主导,直接融资比例明显偏低。这种融资结构不利于平衡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能力,也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因此,在注重发展股市融资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在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中的功能作用。“中小企业集合发行债券、票据是融资方式的创新,”安邦咨询研究员陈业告诉本报记者,今年政策导向限制银行信贷,鼓励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用这种抱团发行的模式,中小企业可得以敲开债券市场的大门,分享到债券融资的好处。就融资成本而言,债券利率一般是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同时,抱团发行的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个别企业的信用风险。
据了解,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指两个(含)以上、10个(含)以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共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票据发行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审批,购买方主要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包括全国主要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央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上海一家参与集合发行票据的企业负责人表示,该企业参与发行的票据票面利率5.4%,银行承销费率0.3%,担保费率为1.2%,由于担保费有政府补贴,折算下来,企业参与票据发行的实际财务成本仅为5.7%,并且3年期利率已经锁定。而目前银行3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已达到6.4%,而且银行贷款利率通常还会根据市场变化上下浮动,企业融资成本在紧缩的宏观政策调控下会提高很多。与此同时,企业申请3年期贷款的审查周期相对较长,难度更大。
信息公开最关键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中小企业集合融资必然要将企业经营相关信息对外披露,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牵头作用非常关键。由于对本地企业比较熟悉,地方政府部门可以将部分中小企业集合在一起,由政府做隐性担保方,或者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评级。“这是担保机制的一种改进”,但鲁政委同时指出,在当前的征信体系下,想摸清中小企业的“家底”委实不易,因此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出现风险则只需由地方政府埋单。
据了解,目前对于进入集合融资范围的中小企业也有较高的门槛。如湖北江城发行中小企集合票据的要求是,企业净资产要不低于2500万元,成立时间满3年,连续3年盈利等,这令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业内人士指出,企业如果没有实力,最好不要参与其中,因为企业要保证收益,终端销售就要伴随产能扩大实现增长,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这对于品牌知名度和网络渠道不成熟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件难事。
同时,集合融资势必要求企业公布部分经营信息,这也是不少中小企业主不情愿的。鲁政委认为,正是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使得银行对其紧闭大门。“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要得到根本解决还需其‘自清’,企业可以定期找第三方资质评价机构对其进行审核,主动发布信息。”鲁政委说,通过抱团融资的方式公布相关信息,有利于企业理顺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财务信息,这也是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