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渠道无惧风险 民营上市公司竞相出海并购
发布日期:2011-11-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全球跨国并购舞台上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管是案例数量还是并购金额均屡创新高。随着欧洲债务危机蔓延,欧洲资产价格不断下降,而借助资本市场手有余钱的民企上市公司则难抑“走出去”的冲动。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宣布海外并购计划。
海外并购热衷品牌与渠道
据本报记者统计,仅仅上周就先后有金亚科技(300028,股吧)、宁波华翔(002048,股吧)、长城电脑(000066,股吧)子公司(H股上市公司冠捷科技)、蓝帆股份(002382,股吧)和兴森科技(002436,股吧)等5家上市公司公布了海外并购事宜。这些公司涉及的并购对象多以销售渠道见长。
“以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多以国有企业对外收购资源类项目为主,但现在,国内企业对于通过并购获取国外技术、品牌和市场渠道的偏好逐渐显现。”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聂卫东表示。
细研各家并购方案可发现,近期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新特点可以归纳如下:第一,并购主体多元化,此波出海浪潮以民营企业居多;第二,并购标的由资源类资产向技术、品牌和渠道转移;第三,大多数并购公司所在地集中在欧洲。
长期关注海外并购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此表示,此前,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案已经显露出热衷并购品牌与渠道这一特点,“据商务部官方统计,截至2010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布第一大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30.7%,批发和零售业是第四大行业,占13.2%,所谓品牌和渠道,正是分别分布于这两个行业之中。采矿业仅仅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布第三大行业,只是因为单个项目较大,所以比较引人注目。”
至于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涌向品牌和渠道,在他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对外直接投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开拓海外销路,提高出口效益,而切入流通渠道、取得品牌,正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手段。至于目前的并购较多集中于欧洲,则是因为出于抄底动机,而且欧洲是我国最大单一出口市场。”
出海并购最佳时刻来临
对上市公司集群出海现象,专门服务于中国企业进行海外资本运作的综合金融服务商沃特(中国)财务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志浩认为,考虑到欧洲整体经济状况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目前已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perfect timing”(最佳时刻)。
12月份将在广州举办峰会着重探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机遇与风险话题”的沃特曾做了一次内部调查,显示近几年来超过50%企业有海外收购的需求。在张志浩看来,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型期间的瓶颈并非融资,而是缺乏技术以及品牌。而收购正是实现转型的捷径。
梅新育则对记者表示,“欧洲是我国第一大单一出口市场,本来就是对外直接投资潜力较大的地区,次贷危机和去年爆发绵延至今的欧债危机,又降低了投资成本也降低了市场进入壁垒。以前不愿意接受中国投资的国家,现在也要降低身段堆出满脸笑容来招揽中资了。”
而正在运作海外并购事项的上市公司则希冀出海行动能得到更多的国家政策扶持。有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国内对于海外并购的审查制度也相对滞后,项目审批过程过于耗时也使得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确定风险陡增。“站在国家安全和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角度,对国企海外并购相对谨慎还情有可原,逐渐增多自负盈亏的民企海外并购应该有更宽松的审批监管环境。”
海外并购风险何在
梅新育认为,海外并购风险任何时候都会有,主要看企业投资是否量力而行。特有的风险就是欧洲经济萧条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致使投资达不到预期收益率。
麦肯锡统计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比例不足50%,而中国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仅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损失合计就达到约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瑞银董事总经理亚洲投资银行部主管金弘毅指出,“中国企业对外并购上面临文化对接、后期整合的巨大挑战。海外并购并非技术性问题,而是中小企业家必须在企业管理团队、行为模式等一系列方面做出调整。”
“上市公司盲目去海外抄底,尤其是重在收购品牌、渠道的收购存在风险很大。”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邱建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国内企业容易处于信息链末端,缺少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交易中被迫接受较高价格。
“任何交易都存在风险,关键是看能否通过各种途径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在收购过程中,收购方对并购目标信息调查不够全面,不同市场对于信息的保护存在巨大差异,国内企业可能存在因不了解而需要在交易完成后还需巨大的成本弥补失误,甚至导致已进行长时间谈判的交易中途夭折。”邱建补充道。
此外,邱建还特意提到,由于收购品牌和渠道资产的核心在于人才,而不同国别的劳动保护法规差异也可能导致交易风险。由于不了解,在合同中对此没有明确权责,以致在交易完成后在面临劳工安置问题时骑虎难下,陡增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