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中小企业全球化创新合作论坛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企业出海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贾成炳,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副秘书长、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原一级巡视员陈宁,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司原司长黄国波,中沙创新中心主席、沙特Nesma首席战略官Rayan,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原厅长黑良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泓洋,深圳政法委原副书记林石喜等嘉宾出席此次活动。
马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中国正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民营企业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202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同时,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互为主体,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基础。企业出海专委会的成立,更是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协会企业出海专委会主任李屹表示:“中小企业出海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准入难、合规风险高、资源整合能力弱等。专委会将通过‘抱团出海’‘跨境快车道’等专项计划,帮助企业降低出海成本,提升成功率。”
此外,此次活动特别设置了专家讲座环节,为广大中小企业出海答忧解惑。
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何佳以《数字出海
智领未来——中国中小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新引擎》为题,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全球化竞争格局的颠覆性影响。通过剖析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家电产业集群、柔性供应链等典型案例,提出"数字基座+场景赋能"双螺旋模型,强调企业需构建跨境数据流动、智能决策系统等六大数字基座能力,并与东道国数字城市建设形成战略共振。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尹路以《软通动力的全球化发展之路》为题,系统性拆解企业全球化战略路径。他通过展示软通动力在东南亚智能制造基地、中东数字政务云平台等20余个国家的标杆项目,揭示了"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生态共建"的三维出海模型,其海外营收连续三年保持40%复合增长的亮眼数据为中小企业注入发展信心。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副秘书长、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原一级巡视员陈宁以《利用自贸政策,助力企业出海》为题,深度解析当前国际贸易格局下自贸协定的政策红利。他结合威海作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优势,建议企业充分研究RCEP、中韩自贸协定等政策工具,从传统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拓展,打造“双轮驱动”的国际化路径,助力中小企业借势政策东风开拓海外市场。
活动尾声,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与企业出海专委会副主任高丽晶共同为专委会揭牌。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企业出海专业委员会,通过聚焦政策解读、市场落地、资本赋能、风险护航等领域服务。推动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大消费品等行业企业出海,签订海外订单、落地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海外注册、选址、政策解读、知识产权、法律合规等精准问题;提供企业出国考察、技术培训以及人才交流等机会,培养企业国际化视野和人才。专委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服务10000+家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100+家全球化标杆企业,打造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构建覆盖政策、资本、技术、市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