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综述
发布日期:2013-09-04
【习近平在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前,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综述。】
记者:中方怎么看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中国经济前景如何?中国是否会推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措施?
习近平答: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与其他国家相比,经济增长处于高水平。如果我们继续以往的发展方式,我们会有更高的增长率。但是,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因此,这样的增长速度,是良性调整的结果。
具体说来,在7.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内需贡献了7.5个点,经常账户盈余已经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同时,我们注重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上半年实现了725万人就业。我们确实面临地方政府债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困难,但这些问题都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我们有能力处理好。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高度融合。中国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经济而言,一个经济运行更稳健、增长质量更高、增长前景更可持续的中国显然是利好的。我们有条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市场和发展空间,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
【李克强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的致辞中,关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综述。】
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当前中国经济的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市场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我们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及时明确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科学把握宏观经济的政策框架。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着力释放改革红利,积极促进结构优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我们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推进,即使在下行压力增大时,也是以改革的措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结构调整的方式保证经济在合理的“下限”与“上限”之间运行。这些既利当前、更利长远、趋利避害的措施,已经开始显现积极成效。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运行。近期数据显示,中国就业和物价稳定,粮食丰收在望,工业生产、进出口、利用外资等主要指标有一定的回升,市场预期明显向好,信心在增强。当然,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更不敢掉以轻心。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面临不少严峻困难和挑战,有些是可以预见的,有些是难以预见的。但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完成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而且有决心为明年、为未来、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国的发展不仅会增进中国人民的福祉,也会为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