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的高考中考结束后,何亮的自媒体账号留言区总是挤满了前来咨询留学、升学问题的家长,这时常让他回想起自己填报高考志愿那一年。
1983年,何亮出生于陕西汉中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从小成绩耀眼,小学、初中、高中,一路按部就班站到了高考的大门前。何亮高考那年,陕西采取的是先估分数后填志愿的政策,由于在作文和理综上发挥得不如人意,志愿填报成了全家头疼的大事。
何亮父母都只是普通职工,对大学专业设置一窍不通。当时正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夕,父母觉得外贸行业肯定热门,就主张让何亮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何亮的姐姐听说后坚决不同意,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硬座从成都赶回来,带着弟弟又估了一遍分数。
“姐姐从小成绩也很好,可惜后面只读了中专,进了成都一家工厂做‘厂妹’,她不愿意让这种遗憾再发生在我身上。”第二次估出来的成绩比第一次高出不少,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显然不是最优选项。一家人僵持不下之际,父亲突然想起了一位见多识广的老领导,于是特地去拜访。父亲的老领导听完情况,建议何亮报考中国人民大学。
2001年9月,何亮怀揣着一纸录取通知书进京,如愿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何亮笑着回忆这段往事,“如果当时有人能专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填报志愿的咨询服务,那个夏天我们家可能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姐姐也不用坐十几个小时硬座来回跑了。”
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何亮公费免试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博连读。“等博士毕业后,我要出国访学深造,写出经济学领域最牛的论文,将来拿下诺贝尔经济学奖”,何亮曾经对自己有过这样的规划,然而越深入学习越发现不适合走理论研究这条路。何亮中途放弃了读博,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投行队伍。
当时投行工作收入相当可观。工作第一年回到家乡,当何亮有些得意地将工资和奖金展示给父亲看时,父亲的情绪有些复杂,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一个24岁的小孩何德何能,我攒了一辈子都没到这么多钱”。
“真的完全是因为我能力强吗?”何亮慎重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很大程度上,是时代的红利和教育的力量成就了我。”人生长路漫漫,过早地把自己局限在挣快钱的生活中,是否会错失很多精彩?很多年前那个出国深造的想法又再次浮起。经过两个星期的深思熟虑,何亮做出了决定:去美国读书。
“之前并不知道申请美国的高校要提前一年,多亏一个申请过的师姐教我,不然又得耽误一年。”时隔八年,在申请美国高校时,何亮再次遭遇教育的“信息差”,“我只能在网上搜索研究,再加上向师长朋友一番请教,才跌跌撞撞完成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以及申请工作”。
2009年春,何亮接到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录取通知。8月中旬,抵达波士顿,正式开始了留学生涯。
在肯尼迪学院攻读公共政策硕士期间,何亮印象最深的事有两件:竞选肯尼迪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成功,担任肯尼迪学院招生委员会招生委员。
“第二学年的时候,肯尼迪学院学生会要举行竞选了,我的很多同学都鼓动我参选。我想来都来了,那就试一下吧。”何亮对竞选形势进行了一番分析,认为竞选主席成功的概率不高,但是竞选主管财务的副主席还是比较有把握。果然,凭借着经济学专业优势以及在国内投行工作的经验,何亮以高票当选。“我当时还组建了一个8人工作组,一块帮我做财务方面的工作。”
“也是在第二学年的11月,肯尼迪学院招生办主任给全院在校学生都发了一封邮件,大意是学院今年要挑选一批学生担任招生委员,参与到招生录取工作中,每个招生委员大概会分到50个案子,需要按照学院要求去审材料打分数。”这封邮件引起了何亮的兴趣,“我一直很好奇自己是怎么被录取的,美国高校的招生标准、招生流程和国内高校有哪些不同。”
机会难得,何亮决定试一试。经过书面申请、现场面试、背景调查等层层考验,何亮成功入选。
“招生委员不是招生官。招生官是一份全职的工作,招生委员则是兼职。由于中英文翻译的问题,很多人会把二者混淆。”何亮回忆说,那一届肯尼迪学院招生委员会由教授委员、行政委员、学生委员等不同背景的招生委员组成,学院招生办会把案子分到每个委员头上。“分到我头上的案子,我需要仔细阅读申请材料,并按照标准给出分数和明确的意见:哪些学生要录取,哪些学生要拒绝,哪些学生情况比较复杂建议大家开会讨论。”
“这是一段难得的经历,招生办主任发的聘用信,工作往来的邮件,历次会议的记录等等,这些文件到现在都还在我电脑里存着。”在招生委员会兼职了一年时间,让何亮充分了解了美国人眼中的优秀学生是什么标准,同时也明确了未来的事业方向——教育。
2011年回国后,何亮开启了教育行业的创业。想起自己差点被“信息差”改变命运的经历,何亮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人。
“刚开始做的是留学咨询,确实也挺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事业蒸蒸日上时,何亮却陷入了迷茫,“一方面,服务对象家境都很好,我们起到的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的服务模式基本是一对一,这样干下去即便干一辈子又能影响多少人呢?”
迷茫时,何亮又想起求学时候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要去做一束微光,照亮更多普通人。
“我就属于那个被照亮的普通人。”何亮清晰地记得小学时的吕老师、初中时的蔡老师、高中时的蒋老师,以及后面遇到的很多人,“他们像一束又一束微光,接力照亮了我,也让我知道普通的孩子同样值得这样被对待。他们传递给我的,我希望能接力传给更多的孩子。”
2021年,互联网短视频创业风起云涌,让何亮看到了梦想实现的希望。何亮创立“亮哥留学”品牌,通过短视频帮助手机前千千万万的用户进行教育规划,避免升学踩坑。何亮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和团队想做的是做留学领域的“美团”,让更多服务靠谱但声名不显的机构和老师被用户了解,携手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我希望能帮助那些和我一样起步于平凡、不甘于落后的孩子,收获精彩人生。”何亮说,“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