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观点 > 财经观点

财经观点


张小曳院士团队发表了2019–2021年全球和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时空分布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4-06-08      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近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院士团队在《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IF9.8)发表了题为“InvertglobalandChina’sterrestrialcarbonfluxesover2019–2021basedonassimilatingricheratmosphericCO2observations”的研究成果,评估了全球和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时空分布。

  

  在中国向世界承诺于2030年CO2排放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双碳”目标背景下,获得不确定性较低的全球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全球地基高精度CO2浓度观测数据、中国本底站以及省建站CO2浓度观测数据,结合卫星柱浓度数据,运用我国全球碳源汇同化反演支持系统(CCMVS-G)评估了2019-2021年全球和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时空分布。

  研究表明2019-2021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约为-3.40PgC/yr(图1),北半球的碳汇较大,尤其是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图2)。2019-2021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约为-0.44PgC/yr(图3)。同时研究发现,同化了更多的观测数据后,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评估模型的不确定性明显降低。此研究还为我国区域碳源汇同化反演支持系统(CCMVS-R)提供初始和边界条件。

  

  图1 2019-2021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和海洋碳通量分布图

  (a:先验;b:后验)(不包括化石燃料和火烧通量)

  

  图2 2019-2021年本研究和其他产品提供的陆地生态系统和火烧碳通量对比图

  (包括火烧通量,但不包括化石燃料通量)

  图3 2019-2021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分布图

  (a:先验;b:后验)(不包括化石燃料和火烧通量)

  论文作者包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碳中和监测与评估中心)李佳迎、张小曳、郭立峰、仲峻霆、王德英、吴崇源,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李富刚、李明。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中和专项项目(42341202)、中国气象局重点创新团队项目(CMA2022ZD02)以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MS2023Z002)的联合资助。

  全文引用:

  Li,J.,Zhang,X.,Guo,L.,Zhong,J.,Wang,D.,Wu,C.,Li,F.,&Li,M.(2024).InvertglobalandChina’sterrestrialcarbonfluxesover2019–2021basedonassimilatingricheratmosphericCO2observations.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Vol.929,p.172320).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