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考虑削弱审查中国投资的计划。”《华尔街日报》28日以此为题独家报道说,德国正考虑给政府加强对中国投资审查的计划瘦身。熟悉该计划的消息人士透露,由于担心强化投资审查可能会损害柏林方面重振经济的努力,决定弱化拟议中的外国投资审查法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报道认为,这种想法的变化可能引起西方盟友的担忧。
《华尔街日报》称,尽管德国国内对中国“间谍活动”日益感到担忧,但两国仍在外交上保持友好关系。德国总理朔尔茨2021年当选后,与前总理默克尔多年来奉行的友好政策背道而驰,不仅收紧对敏感技术的出口管制,限制政府对外国投资和出口的担保,还以安全为由禁止多项中国在德投资。去年夏天,德国政府公布首份中国战略文件,将中国称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并敦促“去风险”,减少对中国市场以及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依赖。
几乎在同一时间,柏林开始制定一项新的投资审查法案。《华尔街日报》援引去年夏天德国经济部的一份文件对该计划的描述称,该计划提议赋予政府新的权力,以审查外国投资的安全风险,并将其监管范围扩大到新的投资类型。报道称,虽然只是间接提到中国,但德国官员和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是隐含其中的目标。根据该文件,可能受审查的新投资类型包括“量子技术、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和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新建投资,即创建新业务而非收购现有业务。德国经济部还建议增加一项兜底条款,允许对德国研究机构与外国合作伙伴在关键领域的合作项目进行审查。
如今,知情人士告诉《华尔街日报》,虽然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上述两个想法都可能被放弃。一些德国官员认为,政府可能不会起草新法案,而是修改目前界定政府投资审查权力的一般规则,这是一种更常见的做法。这些官员表示,尽管变动后不如之前雄心勃勃,但这种做法仍可能赋予德国政府新的权力,例如,对某些企业内部重组或向外国投资者转让专利进行审查。
德国政府发言人拒绝置评,但表示“投资审查旨在避免对德国的安全和公共秩序构成风险。与此同时,保持对外国投资的开放态度也很重要。”报道援引经济学家的观点称,新建投资通常是有益的,并受到政府欢迎,因为它们可以带来资本、就业机会,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带来专有技术。报道提到,中国在欧洲的新建投资正在快速增长,目前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荣鼎咨询公司和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在欧新建投资首次超过并购投资。荣鼎咨询中欧经济关系高级分析师塞巴斯蒂安表示,“很难说新建投资存在风险。这取决于对国家安全的定义采用什么尺度。”
“投资者不愿扎根”,德国电视二台今年3月援引会计公司毕马威的一项调查报道称,对投资者来说,德国被选择作为商业地点的排名仅处于中等水平,过度的官僚主义(61%)和高昂的能源成本(57%)被认为是投资最大障碍,其次是数字化、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法规的不足以及缺乏对技术的开放(31%)。《环球时报》特约记者25日采访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时,遇到不少中国企业。主办方称,今年有1175家中国企业参展,在所有展商中占比超过1/4。他们对与德国企业合作很有兴趣,认为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但也表示现在与德企合作,投资阻力越来越大。记者看到多个写有中企名字的空展台,一些中国展商猜测,这些企业可能没拿到德国签证。
《华尔街日报》称,德国官员表示,柏林方面正计划于今年秋季举办一场高调的会议来吸引国际投资者。德国官员透露,柏林方面还对欧盟审查欧洲企业对外投资的提议持怀疑态度,担心这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繁琐程序。
据德国联邦议院官网10日消息,在当天举行的公开听证会上,经济委员会讨论了中德经济关系。听证会是基于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小组提出的动议进行讨论,即是否应成立一个委员会审查德中之间与安全相关的经济关系。德国工商大会(DIHK)下属的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中国部负责人科尼格在会上指出,DIHK不认为设立该委员会是绝对必要的,但希望改善德国的区域政策并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我们必须以商业为导向……必须减少官僚主义,以便德国保持竞争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