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乌拉尔南部、西伯利亚西部以及哈萨克斯坦北部的河流水位上升,导致俄罗斯中部、哈萨克斯坦北部遭遇大规模洪灾。
俄罗斯奥伦堡州奥伦堡市政府在当地时间4月12日发布消息称,该市附近乌拉尔河水位已达11.5米,远超当地9.3米的水位警戒线,刷新当地有水文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截至12日,该州仍有11773栋民宅因洪水被淹,10739人已从被淹地区疏散。而在哈萨克斯坦,多地因洪灾进入紧急状态,该国农业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洪水已造成约8100头牲畜死亡。以上两国为何出现大规模洪灾?如何应对防范?对我们又有何启示?
这张4月9日的视频截图显示的是俄罗斯奥伦堡州遭洪水侵袭的景象。新华社/路透
冰雪消融叠加降水致水位急涨
乌拉尔河发源于俄罗斯中西部的乌拉尔山脉,流经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其水源主要来自融化的冰雪。乌拉尔河当前正值春汛,近期气温急剧上升导致冰雪迅速消融,河流水位上升。尽管乌拉尔河发生春季洪水并不罕见,但融雪叠加降水影响,使乌拉尔河的水位上升异常迅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马双梅分析,自3月中旬以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快速升温,4月初的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近10℃,加快了当地冰雪消融的速度。其中,3月下旬,上述地区出现降水过程,降水与气温升高导致的融雪效应叠加,进一步加剧了洪水灾害。
统计显示,1900年至2020年,俄罗斯发生融雪型洪水灾害44次。俄罗斯西南部的大高加索山脉冰雪资源丰富,融雪型洪水灾害较东部更多。已有研究表明,3月至4月是融雪型洪水灾害高发期,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山区海拔较低的地区积雪首先融化,高海拔地区的积雪也逐渐融化,容易形成破坏力强的洪水。
融雪型洪水在春季频发
融雪型洪水是由冬季积雪或冰川随着气温升高融化导致的。研究显示,其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或是海拔较高的山区,若前一年冬季降雪较多,春夏季节升温迅速,大面积的积雪融化就会形成较大的洪水。
从成因来看,融雪型洪水可以分为升温融雪型洪水和雨雪混合型洪水。前者一般发生在春季气温升温期,主要由迅速升温导致;后者通常出现在春末夏初,是在积雪消融时叠加降水径流形成的,而极端暴雨事件往往是触发因素。
我国也会出现融雪型洪水,其中,升温融雪型洪水主要发生在新疆北部,约占干旱区融雪型洪水的75%以上;雨雪混合型洪水多发于祁连山、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等地,且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呈现增多趋势。马双梅说,雨雪混合型洪水致灾性更强,一是雪面雨会携带较多的热量,加速积雪消融速度,并补充洪水形成的物质来源,增加融雪径流;二是雨雪混合型洪水具备突发性强、陡涨缓落、峰高量大等特点,引发的洪水强度比升温融雪型洪水更大。
融雪型洪水中往往夹杂着大量的冰凌和融冰,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雪崩等其他次生灾害,破坏性大,对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及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多措并举防范应对融雪型洪水
对于融雪型洪水应如何防范?马双梅说,在我国,融雪型洪水一般发生在4月至5月,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的高纬度地区。受全球变暖影响,极端升温、高温、降雪事件增多,导致干旱区融雪型洪水频次增加。其中,新疆地区尤其是北疆的融雪型洪水灾害更为严重。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干旱区融雪洪水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了明显进展,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毛炜峄及其研究团队重点参与该项工作,对新疆融雪型洪水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控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毛炜峄介绍,研究团队目前已完成干旱区融雪型洪水灾害数据库构建,基于数据库将西北干旱区洪水灾害风险梳理出极高、高、中、低和安全等5个级别区域,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支持;研究团队还针对融雪过程升温强度进行科学分类,为新疆春季融雪型洪水的风险分析提供历史数据基础;研发山区智能网格温度订正预报方法,为融雪型洪水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毛炜峄说,研究团队已在阿尔泰山、天山和祁连山等三个示范区,建立融雪型洪水地空天一体化立体监测体系,对示范流域的降雪事件、降水量、升温过程及河道径流水情等进行监测,研发了覆盖示范流域的气温、降水等要素网格预报产品,为精准监测预警示范流域融雪型洪水提供数据支撑。
气象专家建议,在做好气象监测预报的同时,还应在融雪型洪水易发期积极开展山洪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人口密集区、交通干线、重要设施等重点地段的全面排查,对容易引发融雪型洪水的区域进行重点防控;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河道护岸及堤防工程、排洪渠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工程设施安全运行和灾害防御预案;开展针对性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大中型水库,有效调控融雪型洪水;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避险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