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考卷常出常新。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整、逻辑严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时俱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阐明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二者高度协调统一,重申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原则,并将其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高度,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
明确党的奋斗目标与初心使命的基本内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人民观和权力观。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重大论断,创造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思想,深刻体现了党的性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深刻阐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的思想。无产阶级政党成立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高度重视管党治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深刻阐明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基础、关键和要害,指出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开创性的工作,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思想,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管党治党的重大课题。
提出加强党的自我革命,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关于党的自我纠错机制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为党的自我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以党本身存在的问题为革命对象,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将自我革命作为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并提出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承认自身错误、勇于进行自我纠错、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继承发扬和丰富发展。
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等重大政治论断,既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又完善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思想,等等。
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人民性、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而形成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集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品质,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人民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人民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人民至上的理念摆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相信和依靠群众;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价值旨归。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时代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的环境和问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秉承求真务实的问题导向,肩负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责任,是对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是针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现状与问题作出的深邃思考,彰显了鲜明的时代性。
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展现出蓬勃伟力,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于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实践,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科学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同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新时代党的建设实践的深入而丰富发展。
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开放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开放性,通过不断汲取、吸纳、融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充实、发展、完善和提高自身,不断开辟发展的新道路和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继承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立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上,从时代中总结经验、从实践中学习,合理吸收借鉴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是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运用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重要思想深入回答了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
内含着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历史主动。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党的建设实际工作中科学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等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自觉。一是立足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强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阐明党的建设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更好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二是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特别是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阐明党的建设根本要求是“使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立足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和新时代的新要求,阐明党的建设的根本旨归,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并要求“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这样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
指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方法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抓什么、又讲怎么抓,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规律启示和策略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一是坚持以实践的观点看待党的建设,强调务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提出的,是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重要思想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反复强调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开辟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坚持明确的目标导向,要求“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纯洁、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坚持狠抓落实的精神,要求“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二是坚持以联系的观点看待党的建设,强调系统推进。一方面,党的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居于十分关键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中是“战略保障”。另一方面,党的建设工作各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复强调思想建党、制度治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既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又管住全体党员、干部这个“绝大多数”,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现了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治本和治标、两点论和重点论的高度统一。三是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党的建设,强调永不松劲。世界万事万物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党的建设的变化、发展和进步也蕴含着自身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高度重视在新兴领域完善党的组织和工作,强调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把握内外因协调互动的发展规律,强调“进行自我革命也要注重依靠人民”,认为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必须做到内外协同、双轮驱动。
体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坚定的为民情怀。价值论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什么、追求什么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是带有方向性和取向性的根本判断、根本看法。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一是坚持站在人民立场上看待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而言,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些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只要人民立场更加坚定,党心民心就会更加贴近,党的自身建设就会更加务实,党的执政地位就会更加巩固。二是以服务人民为价值追求。人民群众愿意跟党走,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切切实实地解决了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党的自身建设和服务群众能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本领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三是以人民为价值评判主体。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人民群众满意度之于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要交给群众评判”,“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坚持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
(课题组组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方江山)
来源:《党建研究》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