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观点 > 财经观点

财经观点


黑龙江:用好盐碱地 也成“米粮川”

发布日期:2023-09-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哈尔滨9月30日电  题:黑龙江:用好盐碱地 也成“米粮川”

  新华社记者黄腾

  “再等几天,等含水量降到14%左右就可以收获了。”在黑龙江省兰西县远大镇胜利村一处大豆种植地块,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王家军剥开一个豆荚,一边用手拨弄着,一边对种植户蔺军博说。

  蔺军博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今年他种了4700多亩大豆,均为黑龙江省农科院提供的抗盐碱品种。蔺军博说,根据现在的长势判断,平均亩产很可能超过350斤,较普通品种增加100斤左右。

  “盐碱地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保水保肥性非常差。”蔺军博介绍,为了避免水肥流失影响大豆长势,在专家指导下,他在大豆初花期、盛花期和结荚鼓粒期都进行了叶面补肥,今年春季还进行了深翻,现在“想减产都困难”。

  据了解,黑龙江省现有盐碱地总面积超过1000万亩。近年来,黑龙江各地充分挖掘盐碱地粮食生产潜力,无数曾经遍地白霜的盐碱地如今已成了“米粮川”。

  在黑龙江省安达市先源乡八里岗村,水稻种植户刘宏亮这几天一直忙着在地里收获,今年他的种植规模达到了3000亩。就在几天前,他所种植的“龙稻21”品种刚经过测产专家组田间测产,在pH值为9.0左右的盐碱地上亩产达508.6公斤。“去年这片地的平均每亩产量只有425公斤,今年平均每亩增产80多公斤。”刘宏亮说。

  收获前,刘宏亮在地头检查水稻长势。新华社记者黄腾 摄

  测产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2022年黑龙江水稻平均亩产为503公斤,测产的结果超过了这一数字,为耐盐碱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示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宏亮站在地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每公斤水稻3.2元的价格计算,每亩地能多卖240多元,3000亩地共计能增加70多万元。“过去这地倒给钱都没人种,现在有了好品种,盐碱地也成了‘米粮川’。”

  黑龙江省安达市先源乡八里岗村盐碱地水稻正在收获。新华社记者黄腾 摄

  在黑龙江省望奎县先锋镇,盐碱地水稻也即将获得丰收。先锋镇党委副书记李琪深告诉记者,先锋镇共有盐碱地5.8万亩,如何利用好一直是困扰当地干部群众的难题。“不管种啥产量都低,谁种谁都上火,怎么种都和普通地有差距。”李琪深说,为了充分利用好盐碱地潜在的粮食产能,他们一直在寻找适合种植的粮食品种。

  “预计每亩1200斤,这产量比一般水稻能增加二三百斤。”站在地头,李琪深用手搓下一把稻粒说,“看这稻穗的长度与粒数,大致就能估测出产量,八九不离十。”李琪深说,这片水稻有12亩,当地与一个科技团队合作,引进种植了最新的杂交品种,具有耐盐碱、耐低温、抗倒伏、促增产等特点,而种植方法与常规水稻并无二致。

  李琪深说,今年新种植的这一品种为细长粒型,每斤会比往年种植的圆粒品种多卖0.15元到0.2元,再算上增加的产量,预计亩增收在560元到740元。“盐碱地不等于废地,只要利用好,一样能成为高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