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观点 > 财经观点

财经观点


在蓝色大海里掘取“绿色新动能”——山东发展海洋产业走笔

发布日期:2023-01-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1月19日电  题:在蓝色大海里掘取“绿色新动能”——山东发展海洋产业走笔

  新华社记者杨守勇、邵琨

  佳节将至,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的山东沿海一片生机:烟台鲍鱼、海参、深海冷水活鱼等海产品销售正旺;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摩托车爱好者正组团前往威海千里自驾旅游公路,滨海旅游淡季不淡……

  近年来,作为海洋经济大省的山东通过科技创新、海运贸易、生态保护等举措,持续在蓝色大海中拓展绿色发展新空间。“科技引领、陆海统筹、改革推动、合作共赢、人海和谐”的海洋强省新路子不断结出累累硕果,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列。

  生物识别为鱼“问诊把脉”

  进入腊月,烟台经海渔业旗下的员工连续多日都没有休息,他们生产的深海冷水活鱼销售火爆。这些鱼不少都来自山东烟台距离大陆岸线约30海里的智能网箱,水下生物识别系统时刻监控着网箱内鱼的状态,通过双目视觉摄像可识别鱼的种类、尺寸和重量,让养殖人员随时了解鱼群的生长状态。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总裁王建中介绍,智能网箱上有500多个监测点,能实时监测水下的养殖、装备、水质、水文、气象等信息。水下生物识别系统,还能实现整个网箱内鱼的数量统计、鱼群的习性和运动分析,为鱼的健康和投饵提供依据。数十万尾鱼只需4人管理。

  山东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通过建设海洋牧场,靠科技创新推动海洋渔业养殖智能化、工厂化。海洋渔业绿色发展稳中提质,蓝色粮仓供应能力稳步增强。

  在日照,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实现了我国在温暖海域养殖鲑鳟冷水鱼类的世界性突破;在威海,海洋牧场“零碳”智慧用能示范区已建成投运,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1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00吨以上。

  目前,山东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9个,海水产品增长迅猛。来自近日召开的全省两会上的消息,过去五年来,山东全省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近40%。

  “聪明港口”拉动经济新引擎

  近年来,山东智慧港口建设提速,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管道智脑”系统、5G、北斗、物联网等在山东港口应用,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节省人力80%以上,作业效率比国外同类码头高50%以上。

  为了克服分散化运营、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山东推进全省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将港口整合成立山东港口集团,依托港口资源深度融入城市、区域发展。

  改革后,山东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稳步提升,海铁联运增添新的发展助力和空间。山东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互联互惠的“大通道”延展得更远,海洋经济的朋友圈变得更大。

  港口打开了山东拥抱海洋开放发展的机遇之门,帮助山东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海洋交通和贸易产业取得长足进步。

  2022年,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进出口规模突破3万亿元;集装箱量突破3700万标箱,稳居全球第三位。2023年,山东将打造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 建成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大力拓展港口海外航线。

  山东港口集团还投资近千亿元布局青岛港邮轮母港、日照港海龙湾、烟台海上世界、渤海湾航运中心等临港产业项目,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扮靓海岸线收获“金饭碗”

  山东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范围拓展至全海域全流域,打通陆地海洋的界限,将黄河、小清河等重点入海河流上游7个非沿海城市的41个县(市、区)纳入范围。一系列环保组合拳后,山东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优良水质比例总体保持在90%,人民群众的亲海获得感不断增强,山东海岸线正成为海洋“风景线”。

  从元旦假期开始,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哈雷驿站负责人贾春林又开始了忙碌。一到周末,他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哈雷摩托车队,带领他们在威海千里自驾公路上驰骋观光。

  这条休闲旅游观光之路,以路为景,以景引路,总长1001公里,将海、湾、滩、岛等海景资源串联起来,实现“山海融合”。自开通以来,单日自驾客流量最高突破40万人次。贾春林说:“济南、烟台、青岛等地过来的游客很多,前几天还有香港的6人车队慕名而来。现在,我们淡季也不淡了。”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山东推进砂质岸线修复、植被修复及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海岸带生态功能逐渐恢复和提升。

  良好生态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在威海,利用大叶藻打造的海草床不仅修复海洋生态,引来了大天鹅,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还为海洋牧场中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海洋牧场中的海带、牡蛎等海洋生物吸碳固碳,助力“碳中和”“碳达峰”,还能用于申请银行“海洋碳汇贷”,帮助渔民增加“绿色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