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观点 > 财经观点

财经观点


种业创新如何助力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观察

发布日期:2023-01-07      来源:新华社

  粮稳天下安。克服新冠疫情多点散发、极端天气、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等困难,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增产丰收。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此间举办的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与会专家对此充满信心,共议推动种业振兴,助力持续端稳中国饭碗。

大会展示的育种科研新成果。(新华社记者罗江摄)

  农以种为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攥紧农业“芯片”。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但在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方面还有很大空间。超高产品种将促进单产提高,综合抗性更强的品种则有利于克服自然灾害实现稳产。

  针对不同稻作区的生产瓶颈,李家洋带领团队南北辗转育种。在东北地区,围绕抗倒伏、高产、抗稻瘟病等,改良粒型、香味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抗的“中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籼稻和粳稻杂交优势,聚合抗病和优质基因,培育出“嘉优中科”系列籼粳杂交稻。

  “提升粮食产能,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说,除了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以外,还要加强对盐碱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选育耐盐碱水稻品种扩大播种面积、改良盐碱地。

  加快育种技术创新育出更多好种子,成为与会专家共识。我国南方双季稻区种植早稻多为籼稻,品质和效益偏低,多用于储备粮或工业用粮。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李家洋团队聚合高产、抗寒抗高温、抗病抗倒伏、长粒优质等优异性状育成了“中科发早粳1号”。

李家洋围绕水稻分子精准设计育种进行演讲。(主办方供图)

  “新品种填补了双季早粳稻品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的空白,能提前两三个月将优质新粳米送上百姓餐桌,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收益,助力南方各省提升口粮自给率。”李家洋说。

  现代种业已进入“常规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信息化育种”的“4.0时代”。“技术手段不断革命,传统物候周期限定的表型育种,正向破除时空制约的多组学综合育种拓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说,育种科研正融合表型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和基因组学等学科,以及高通量、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

  成为一粒好种子不容易,需要过硬的“综合实力”。针对小麦品种研发目标,许为钢形容为“既要马儿快跑,还要马儿少吃草”,提高单产还要减少水资源消耗、农药化肥用量,提升对赤霉病等多种流行病害的综合抗性。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说,抗倒伏、抗病、高产、优质仍是高产玉米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同时要针对种子生产方面的制种产量高、生产成本低、易收获脱粒、加工安全等需求研发创新。

  育种目标也在面向消费端持续优化。许为钢参加各类小麦品种评审时明显感觉,国产品种小麦制作的面包,口感已经和进口品种没什么区别。“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到更好吃的面包、馒头、面条。”他说,接下来要围绕制粉工业发展、消费者需求推进小麦品种品质改良。

  吃饭就能降低血糖、血脂,预防癌症、心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吃得饱、吃得好基础上,“吃出健康”正在成为现实。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致力于功能型稻米选育及功能活性物质合成关键调控基因研究。

  “我们希望打好功能牌、走好特色路,增加优质供给。”胡培松说,可以利用作为传统主食的稻米从源头预防疾病,加强营养健康功能型稻米研究。

  科技创新是引领种业发展的驱动力,而好种子的落地离不开“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农民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种子好不好种下才知道。”陈温福说,无论哪个领域的育种科研,成果最终都得落到农民手上、落到百姓的饭碗里。

  近10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团队通过国审品种200多个,育成品种都通过科企合作实现产业化应用,年种植面积约5千万亩。该院玉米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赵久然说,以生产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团队得以持续高效创新种质、培育品种。

  李登海指出,种业发展需要品种研发、种子加工、营销推广等环节的共同推动。要提升生产、加工、包装出高质量种子的能力,还要不断健全种子推广、销售和服务体系。(记者赵颖全、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