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地方动态


澎湃产业发展活力,杭州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发布日期:2022-05-25


今年3月12日,67岁的杭锅集团换了新名字:西子洁能。更名背后,是一家老牌制造企业带领2000多名员工自我变革、竞逐“新战场”的故事。


从锅炉制造到瞄准新能源、新装备、新服务,这家企业通过转型和变革,2019年至2021年的年经营收入实现了从39亿元到53亿元、65.8亿元的“三级跳”,让一路陪伴并见证企业60年发展的员工充满信心,让一家三代都以杭锅为家之后有了“一家五代职工”的梦想。

微信图片_20220525103852.jpg


“共同富裕,首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所有人获得均等的致富机会,让大家都充满前景。”西子联合、西子洁能董事长王水福说。


正如王水福所说那样,产业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更多物质基础,让更多人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之于杭州,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仍是第一道考题。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也是必要路径。


产业兴则经济强,产业优则动能足。一年以来,杭州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全市工信经济呈现出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厚植数字优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9.8%、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一半、工艺人员成本节约50%……在轮胎制造龙头企业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一套子午胎裁断工程数字化品质在线管控系统,让传统的轮胎生产裁断工序实现了数字化。


运用视觉成像、图像识别处理、工业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该系统能全自动、全过程检测出轮胎裁断拼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品质问题。而以往,这主要依赖人工抽样检查。


“轮胎行业竞争激烈,只有实现更低的制造成本、更高的产品质量,才能实现企业的提质增效。”中策橡胶董秘沈昊昱表示,公司从本世纪初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跻身轮胎行业全球前十,率先走上数字化之路是最重要的原因。


据悉,通过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质量提升,中策橡胶去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今年一季度发展也好于预期。


传统制造产业是杭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


激活“双引擎”,杭州一方面推动数字经济向技术创新迭代升级,持续壮大大数据、云计算、数字视觉等产业,提升数字经济硬核实力,另一方面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高质量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推进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数字赋能产业变革,杭州传统制造产业正加速转型升级,质效显著提升。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082亿元,同比增长11.3%,列全省第四,创下2015年以来最好位次。


布局未来产业,打造标志性产业链


推进共同富裕、夯实产业基础,杭州如何打造动力澎湃的产业“新引擎”?发布“中国视谷”建设方案、出台生物医药专项政策……步入“十四五”,杭州陆续发布政策以及规划文件,对制造业九大标志性产业链提出新布局。


1653446412666038.png

打造标志性产业链是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对杭州新制造业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去年,杭州出台生物医药新政,以28条高规格、高标准、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吹响了加快构建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万亿级产业的号角。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杭州医药制造业增加值142亿元,增长84.0%,出口交货值增长402.7%。


布局视觉智能产业,是杭州推动数字安防产业持续跃升的关键一步。目前,杭州视觉智能产业不仅有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阿里云、新华三等龙头企业为引领,而且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涌现了虹软科技、大立科技、雄迈科技、博雅鸿图等创新企业,形成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


2020年,杭州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达43.6万人,杭州在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等多项指标上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第一。杭州,这座创新活力之城,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安居乐业的希望之城。


聚焦“专精特新”,壮大补链强链生力军


5月17日,杭州市政府公布了《杭州市加快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计划》,以此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和高质量发展,为杭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重要力量,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大显身手的发展领域。


杭州目前拥有的53家“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通用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制造、仪器仪表、医药制造等细分行业。其中,属于《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的企业有42家,主导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的企业有48家,填补国内空白的有38家,填补国际空白的有9家。


位于滨江区的长川科技,上百名研发人员用8年时间,成功突破半导体制程核心检测装备——探针台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该企业成为目前国内实现12寸探针台商业化量产为数不多的企业,打破了国外寡头垄断。这样的雄心和信心,带给了科研人员无上的骄傲。


专注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激发杭州产业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