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企业停工停产,世界人民的生计受到严重冲击。十多天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坦言,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发出了求救信号。4月3日,亚投行宣布,将拿出初始额度50亿美元帮助成员进行公共卫生抗压,恢复经济。而就在昨天(4月16日),亚投行再次决定,扩容资金,将初始额度翻倍至100亿美元。
在贫富差距下,亚投行是否会优先考虑经济不发达的成员的需求?疫情影响之下,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走势将如何?4月16日晚,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刚刚主持完亚投行成员视频董事会议,便接受了白岩松的专访,对相关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
危机恢复基金增至100亿美元
金立群表示,在刚刚结束的视频董事会议上,董事会一致支持亚投行管理部门提出的,将原来的50亿美元基金扩大到100亿美元。对今后疫情的发展和各个国家的需要,也会重新考量。执行时间初定为18个月,但无论是执行时间还是资金额度,今后都可以继续扩大和延长。
最近很多国家的疫情都在迅速蔓延,成员国当中有不少都遇到了很大困难,特别是东南亚、南亚、中亚、中西亚这些国家。为了应对他们的需要,亚投行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都成倍增加了原来考虑的资金数量,这是根据疫情的发展来定的。国际多边开发银行,包括世界银行、亚洲、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投行,共同拿出来的资金大概2277亿美元。
优先考虑经济相对不发达成员需求
亚投行已经确保,首先要解决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问题。尽管成员都可以从亚投行得到资金,但是发达国家表示他们不会利用这些资金,希望把资金用于低收入国家。
东南亚很多地区的经济比较脆弱,非常依赖旅游业,但疫情对旅游业、服务行业的打击非常大;中亚和西亚的国家本身经济并不发达,而且依赖大宗商品的出口和一些农产品的出口……全球产业链遇到危机时,这些国家受到的影响就会很大。因此,亚投行将会优先考虑这些国家的需求。
亚投行提供资金更低息 更优惠
亚投行是国际多边发展机构,不是慈善机构,但它又不是一般的私营企业。开发银行的宗旨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帮助低收入国家脱贫致富,所以开发银行提供的资金相对于市场提供资金来讲更加低息,更加优惠。
面对这次疫情,很多国家都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资金外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讲话中提到,为了安全起见,大量资金从发展中世界的新兴经济体流出,达到了近900亿美元,这比全球金融危机时多很多。
在这样的形势下,世界经济未来形势将会悲观还是乐观?面对一些反面的声音,又该怎么做?金立群一一解答。
世界经济未来走势如何?
主要取决于国际社会共同的努力。
疫情的发展出乎人们的意料。今后到底是悲观还是乐观,主要取决于国际社会共同的努力。他们如果能够在G20的呼应下通力合作,共同应对疫情,经济的复苏就会比较快,但是再怎么快,2021年之前是很难恢复正常的,如果比较乐观的话,到2021年的中期,可能经济能够达到比原来预期的会好一点,所以我感到关键还是在于大家共同努力来克服这个疫情的发展,这是关键。
中国受影响的经济前景将如何?
恢复会很快,但仍应重视应对冲击。
对于中国的经济前景,金立群行长认为,中国本土经济的恢复将会非常快。数据表明,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98.6%,人员复岗达到89.9%,中小企业复工已有76%,这些数据很令人鼓舞。但同时也要看到,因为国际形势不容乐观,而世界经济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的经济结构虽然比较紧密,但当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平静的时候,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仍然不容小觑。
疫情会使全球化终止?
面对怪声音,要充分表现合作成果来压制它。
格奥尔基耶娃提出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巨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开发银行都要一起来努力应对疫情,这是我们共同要面对的挑战。这时出现了一些怪声音,譬如说全球供应链、生产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实它们不值得一驳。全球经济一体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有经济规律的。面对这些怪声,国际社会要充分表现合作成果,对其进行压制。
疫情结束后会形成经济冷战?
有冷战思维的人,无法阻挡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积极反响,也包括发达国家。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主流,但是有冷战思维的人发出一些噪音,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无法阻止这些人去说这些话,但是他们不可能阻挡历史发展的进程。
金立群行长表示,接下来的第一步,是要把基金梳理起来。第二步就要马上采取行动,把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同时,金行长还表示,虽然世界正经历着缺光的时刻,但大家都有共识:要联合融资,共同应对疫情,推动今后经济一体化,互联互通。中国唐代诗人王昌龄有一句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生活在同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我们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