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福建省工信厅坚持分业施策,有序推进十大重点行业复工复产。电子、食品、机械、石化、纺织、服装、冶金等行业复工面较高。电子信息制造业,截至2月21日,企业总体复工面达到87%,产能恢复约7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产能恢复85%,10亿元以下企业产能恢复71%。在重点企业中,星网锐捷现有员工9217人,返岗员工6817(含远程办公4696人),返岗率73.96%,产能恢复30%。盈趣科技已到岗2119人,返岗率67.9%;科华恒盛已到岗809人,返岗率76.4%。
软件行业,截至2月21日,福厦软件园累计复工企业2755家,复工率61.15%,返岗员工81533人,返岗率75.15%。其中福州软件园累计复工企业659家,复工率97.2%,返岗员工16351人,返岗率71.09%。厦门软件园(二、三期)新增复工企业201家,累计复工企业2096家,复工率54.77%,返岗员工65182人,返岗率68.25%。
翁玉耀指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因时因地因业因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精准施策、精准服务,突出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和有市场、有订单的企业,加大帮扶力度,条件成熟一个复工一个,带动其他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当前,龙头企业的引领和中坚作用不可替代。全省各地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有力有效推动省级制造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经摸底调查,截至2月19日,348家省级制造业龙头企业中有326家企业复工,复工率93.7%。
★ 福州京东方员工返岗率87%,2月份投入玻璃基板15万片,达到日常数量的95%。
★ 福耀玻璃自春节以来连续生产,在产2条生产线,检修1条,员工到岗可满足生产需求,订单正常。
★ 飞毛腿公司应华为、三星、小米等核心客户订单要求,春节期间坚持生产,消费类锂电池模组生产线全速运转。
★ 天马微电子春节期间连续生产,1.2万名员工留守,确保国际国内紧急订单如期交货。
★ 三宝集团近3000名员工在岗在位,返岗率80%,热轧卷板、电炉等车间有序复产,其余生产线正常运转。
★ 九牧厨卫在办公自动化平台上线“健康打卡”轻应用,全面掌握员工健康状况,全力保障年前接到的第一季度生产订单不受影响。
台资企业是福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据悉,投资区内51家规模以上台资企业中有50家已复工,复工率达98%。其中,厦门蓝星企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口罩生产企业,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复工复产,目前有26名工人返岗,日产口罩3万个,还在努力提升产能。公司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开工,工厂面临用工难、原料供应不足等问题,但在区工信局、台港澳办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得到很大程度解决。
下沉一线,破解企业复工复产难题
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用工难、疫情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等“五难”操作链问题,对此,翁玉耀强调:“工信部门要组成工作专班,下沉一线,第一时间掌握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对企业面临的困难要与企业一道共同想方设法解决,帮助企业把防控工作抓到位,把制度建起来。”
疫情期间,福建省工信厅派出工作组和驻企联络员,针对分区分类疫情需求,提供“点对点”“一对一”跟踪服务,从多方面入手,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协力打通生产环节的堵点,促进企业最大限度释放产能。
厦门市直面复工复产一线企业关于用工的“忧与盼”,精准施策,调动社会公共资源,帮助企业渡过用工难关,安心发展。厦门市推出“蓝领驿站”,统筹辖区现有酒店、存量厂区宿舍、外来人口公寓等房源,为企业提供近1万人的健康管理用房,解决企业员工居家自我(医学)观察的“入住难”。为促进用工供需对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开启“云招工”模式,推出“企业复工招募平台”,为本地缺工企业提供劳动力,同时为赋闲在家的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引导本地企业间共享劳动力。一线流水工人缺口超400人的厦门华联电子,就通过该平台招满了员工。
在晋江,面对柒牌公司转产生产防护服遇到没有无菌车间的难题时,当地工信局驻厂人员立马跟进协调,不到一天,柒牌生产线搬进了三创园无菌车间。从服装企业“变身”生产工业防护服企业,公司没车间、没设备、没经验,但在当地工信部门的帮扶下,转产6天就生产出了防护服。
泉州市2月19日印发了《泉州市打通“五难”操作链实施方案》,聚焦“五难”操作链,推出五大专项行动、25条措施精准打通“五难”操作链,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泉州通过“对点”接员、奖补留人、“云招聘”等创新做法,大量员工正加速回归岗位。截至2月21日,泉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已超八成。
针对台资企业遇到的各类困难,福建不久前出台针对重点台资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设立首批20亿元人民币的应急资金专项贷款额度,贷款的利率最高不超过3.33%,为企业提供了有效帮助。数据显示,目前已有971家在闽台资企业恢复生产。
政策扶持,纾解中小企业“疫情之痛”
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小企业带来了一场生存考验。由于商业活动延后、资源要素周转放缓、复工延期,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计划甚至资金链受到影响。面对中小企业的“疫情之痛”,福建省工信厅及各地市密集出台了扶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尽快恢复生产共渡难关;同时,着眼于应对疫情和后疫情时期企业发展新挑战,积极引导企业创新转型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开辟企业发展新阵地。
2月21日,福建省工信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加大了对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通知明确,2020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新增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由15万元提高到3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新增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由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因此增加的贴息资金支出全额由省级财政承担。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中小微企业,取消反担保要求,减免担保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超过1000万元)的担保业务,纳入省再担保分险范围,省财政通过再担保公司给予代偿补偿。
南平市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南平市工信局联合各金融机构“点对点”加大对防疫相关重点企业的贷款支持。2月以来,金融机构已为南平市6家重点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新增贷款2240万元。此外,南平市工信局还联合人行、银保监分局,为应急保障物资重点生产企业贷款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并发布两批52家企业《南平市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保障目录》,包括口罩、药品、消杀用品、粮食加工、食品等企业。同时,南平市工信、发改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共梳理出南平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第一批)47家,贷款需求共计43.32亿元,及时上报福建省工信厅、发改委,帮助企业争取更大的金融支持力度。福建榕昌化工有限公司遇到融资困难,在南平市工信局积极推动下,工商银行南平分行特事特办,企业从递交客户申请资料到贷款发放前后仅历时3天,落实新增贷款1500万元,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让企业真正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