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彬会长应邀出席动产担保融资制度改革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8-12-07
2018年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天津举办动产担保融资制度改革和中小企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李子彬会长应邀出席并发表致辞。
李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动产融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发展动产融资对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尤其是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具有不可或缺作用。从国家层面上看,如果一个国家中小企业动产可以有效地转换为担保品,那么这个国家的中小企业将会更容易获得信贷,其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评级将更高,出现不良贷款的概率也更低,最终会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鉴于当前应收账款质押和存货、仓单抵押登记不统一的问题,李会长建议,应尽快通过《民法典》的修订,建立统一的动产担保登记制度,从而进一步释放动产融资市场的发展潜力。统一的动产担保登记制度,可以方便市场主体在互联网上快捷、低成本地自主完成登记、查询,进而使担保物权更透明,任何人通过查询统一登记系统,就可以快速、低成本地了解到相关借款人的所有已登记动产之上的担保物权状况(无论是抵押、质押、保留所有权、融资租赁等),并且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确定担保物权的优先权顺位,降低信贷交易的风险和成本。
2016年1月19日,李会长就“加快发展动产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致信李克强总理,信中建议引起中央领导高度重视;7月27日,李会长应邀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阐述动产融资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作用;由此引发社会各界对应收账款融资的广泛关注。2017年5月,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11月人民银行又发布修订后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微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提供法律依据。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底,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上注册的企业用户达到10.8万户,促成融资金额7.8万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用户9.6万家,占企业用户总量的89%;中小微企业融资5.87万亿元,占融资总金额的75%。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围绕“现代动产担保制度的国际经验”“国内动产融资具体业务实践”“国内动产融资业务宏观情况及改革”等专题,特邀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秦志辉副局长、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法律官员李宰成、世界银行高级金融部门专家伊莱恩女士、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亚太地区首席金融部门专家赖金昌等官员、专家学者们展开研讨。来自全国各省市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国有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知名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等1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协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张少苹陪同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