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7月21日,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办、中国新三板联盟和天星资本承办的2016年中国新三板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投资机构、上市公司和新三板优秀企业家的代表约500人参与了盛会。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隋强作了题为“不忘初心,深化改革”的主旨演讲。他首先肯定了两年多来新三板在挂牌企业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有效带动了早期投资,拉长了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链条,提高了金融体系的协同效应。

同时,他特别指出,在市场对新三板众说纷纭的时候,保持信心尤为重要。同时,他对媒体人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出希冀。

在演讲中,隋强指出目前新三板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流动性不足;监管能力与风控需求不相适应。

对此,隋强指出,一方面,新板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效应逐步释放,并将长期持续地释放,具体包括挂牌数量的持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融资能力和效果明显;另一方面,下一步需要推动新三板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包括四项工作:一是落实分层管理的差异化制度安排;二是研究流动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三是聚焦市场化定位,提高服务改革的能力;四是强化市场监管,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  ◆  ◆  ◆  ◆  

 

以下为演讲全文(经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隋强:尊敬的张竞强会长,以及在座的各位,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有这么一个机会举办今天高层次高规格的论坛,也十分荣幸受邀参加今天主题演讲,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叫做“小企业、大梦想、赢在三板”,我个人认为这个是十分有意义也十分有价值的命题。

大家都知道,新三板天然的就与我国的中小微企业联系在一起,因此服务好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就是新三板永远不能忘记的初心,因此建设好发展好新三板,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责任和担当。

新三板走到今天很快,有成绩、也有不足,下一步的新三板怎么发展?如何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总结经验继续前进,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所以说我想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在座的各位朋友各位专家分享一点体会。不当之处也请各位朋友给予指正。

特别是今天,我特别高兴的是,在座的有很多我的老朋友,老朋友见面应该讲是十分喜悦的,应该从讲某种意义上讲,在座的各位都是新三板的局中人,都是新三板的建设者。因此我也想借今天这个机会,代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对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嘉宾,长期以来对新三板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关心表示最诚挚的谢意,谢谢大家。

我今天的这个演讲的题目叫做《不忘初心,深化改革》,说实话,题目有点大,但我个人认为说好这个题目意义也很重要。所以我今天汇报的题目分两部分:第一个,新三板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效应逐步释放,并将长期持续的释放。使命决定方向,大家都知道,国务院决定明确指出,新三板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场所,主要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基于这样的定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不同于传统交易所市场的一套制度规则体系,包括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治理审查制度,以主办券商为载体的持续督导和市场化的遴选机制,以多元化交易方式为支撑的、和以做市商制度为主的价格发现机制。建设机构发展方向实施严格的适当性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支持了新三板在探索中快速发展。实践表明现行的制度机制,总体上契合了中小微企业及其投资人的特点和需求,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效应得到了初步的检验,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共受理挂牌申请是2736单,新增挂牌公司是2564家,截至到6月30号,挂牌公司合计是7685家,分别是2013年末365家,2014年末1572家,2015年末5129家的21.59倍、4.89倍和1.49倍。目前在审的企业有2100多家,主办券商后备的企业数量大致在9000家左右。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的挂牌申请以及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数量增长还将保持一个快速增长的这样一个势头,那在新三板这些挂牌公司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挂牌公司的结构得到了持续的优化:

一是中小微企业的总体地位持续巩固,小微企业占比得到了提升,我们新三板挂牌公司当中大中微、大中小企,微型企业占比5.94%、30.23%、62.47%、1.36%,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小微企业仍然是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主体。其中,中小微企业的合计占比达到了63.83%,这个数字确实不低。那特别是比201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二是新三板挂牌公司的科技创新、研发驱动的特征日益突出,战略新兴产业挂牌公司达到了1886家,较2015年底增长了50%,占全市场的比是24.5%,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是67%,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合计占比是73%。2015年挂牌公司平均研发的投入是565.52万元,同比增长了16.41%。

三是我们支持民族地区、三农企业发展的成果也是比较显著的。其中民族地区挂牌公司共计有351家,三农行业挂牌公司是338家,新三板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融资机制提高了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促进了去杠杆、降成本,应该讲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效也是比较明显的。

上半年挂牌公司共完成1558次发行股,募集资金是652.7亿元,其中非金融业融资是627.57亿元,占比是96.15%,环比提高了27.95个百分点。尤其是值得关注的是,挂牌公司的融资结构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行融资金额占到全市场的82.61%。挂牌公司募集资金的用途主要以生产经营性需求为主,上半年补充流动经营性融资发行合计有1174次,占比是75.35%。

2015年的年报统计显示,非金融类挂牌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是48.99%,同比下降了7.62个百分点,杠杆率是96%,同比下降两成以上。挂牌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同比195.44%,财务费用同比降低了9.25%。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发生过融资的挂牌公司在营业收入、盈利增长方面分别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6个和10个百分点。新三板市场化的并购重组、人才激励等制度安排,助力我们的挂牌公司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2015年共有125家公司通过上下游并购进行产业整合,56家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剥离原有的业务,实现转型升级。

年报显示2015年实施并购重组的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83.06%和101.85%。有35家公司既有商誉,其中28家商誉增值。今年上半年挂牌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报告数字共计有58次,合计金额是82.57亿元。披露收购报告数字是98次,合计交易金额是65.70亿元。此外,有效的人才激励调动了企业家创新人才的积极性,截至到2015年末,共有1186家挂牌公司对核心员工进行持股,累计激励员工是1.28万人。96家挂牌公司实施了员工股票期权激励。2015年非金融类挂牌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且高研发、实施股权公司的挂牌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9.67%和47.13%。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三板有效带动了早期投资,拉长了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链条,提高了金融体系的协同效应,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通过挂牌新三板较好的解决了影响对资本市场以及金融体系里面的规范治理、会计信息标准化和信息公开问题。并为早期投资的退出,提出了有效的途径。

企业普遍反应挂牌以后产生了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VC/PE敢投了;二是银行敢贷了;三是(特别重要的是)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敢来了。据清科集团有一个统计:2016年一季度,VC通过新三板退出的项目有495个,占全部573个退出项目的86.4%,PE通过新三板退出的项目有300个,占全部415个退出项目72%。2016年上半年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产品参与了515次挂牌公司的股票发行,截至到6月末,PE/VC持股的数量占比是60.67%,前五大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电子器械和材料制造业”,总数合计是1888家。

全国股转公司共与33家商业银行开展了战略合作。2016年,商业银行为挂牌公司提供的授信额度合计是732.39亿元,一季度实发贷款是639.30亿元。2014年以来截至到今年的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合计为新三板的挂牌公司提供的贷款金额累计达到了1897.89亿元,总体来看中小微企业通过挂牌新三板实现了加速发展,对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结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015年的年报显示,挂牌公司平均营业收入是1.64亿元,同比增长是17.33%,平均净利润是1293.65万元,同比增长是41.75%,盈利面达到了82.97%,其中现代服务业挂牌公司平均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了47.17%、56.99%。战略新兴产业挂牌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了41.22%、35.84%。应该说新三板初步形成了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规模优势和制度优势,对市场各方形成了积极的效应。这是我想给各位报告的第一点体会。

第二点体会是什么呢?就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前期取得多大的成绩,但是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因此,必须加快推动新三板改革,切实提升新三板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听这一个体会的题目,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就想知道,隋强你要讲什么了?对了,讲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我特别关注到是什么呢?这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有各种议论,有悲观的,有乐观的,有不温不火的,也有的说的批评的声音多,有的说新三板的寒冬已经来了。

说实话,我这里特别想跟各位分享的一点体会是什么呢?走到今天这个时点上,新三板还十分十分的年轻,年轻意味着什么呢,年轻意味着不成熟,但是年轻同时意味着活力,意味着潜力。因此看待新三板未来的发展,一要理性客观;二要系统辩证。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年轻的、新生的只有两岁多的孩子,他能够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那样,制度那么健全,功效那么好。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更为较长的周期内,看待新三板的发展态势、发展动能、所以我想给各位讲的是,对待新三板的发展前景,我们务必要抱有信心。

第二个,今天也有很多媒体朋友来了,我想说的是,新三板的发展既要在座的各位,包括我们在座的所有媒体,共同呵护、共同建设。我也知道,现在媒体的形式特别发达,微信圈也很发达,我们获取新三板知识的渠道愈来愈多、越来越丰富。很多的媒体在报道新三板的过程当中有专业化的一面,但也有眼球经济、标题党的一面。我关注到我们有些媒体的报道问题,只关注问题的表象,不关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更不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问题产生的深层的内在机理。一个媒体,特别是关注新三板报道的媒体,我觉得要想获得持续的生命力,除了要善于发现问题,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够像我们广大的媒体受众人,提供更专业化分析的视角,而不是简单的眼球经济、标题新闻。我想说了这么多,是想跟各位朋友共同努力,用我们更为理性专业的声音,为新三板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包括舆论环境,也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做一些交流。

应该讲走到今天这个时点上,新三板面临的主要矛盾,我个人认为:一是市场流动性不足;同时是,我们的监管能力与海量市场的风险控制要求还不适应,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讲,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全国股转系统公司,(都)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这一点大家务必放心。

同时大家也关注到今年年初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化新三板的改革,这个就意味着新三板的改革发展已经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因此,正如我前面所讲的,无论我们走多远、走多快,我们都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将牢牢把握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使命和初心,推进深化新三板改革这项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新三板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功能,不断的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问题导向,切实落实好深化新三板改革这篇大文章,近期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方面),就是逐步落实挂牌公司分层管理的差异化制度安排。大家知道,6月27号新三板正式实施了挂牌公司的分层管理,目前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我曾经在不同场合讲过,新三板的分层目前仅仅是个开始,这仅仅是第一步,目前分为是创新层和基础层。那953家创新层挂牌公司的平均总股本为9894.82万股,平均总资产是7.14亿元,分别是全部挂牌公司均值的1.63倍和2.65倍,从经营业绩来看,创新层挂牌公司平均营业收入3.49亿元,平均净利润3917.29万元,分别是全市场平均水平的2.17倍,3.21倍,营收净利润的增幅分别为36%和48.85%,比全市场的平均水平高出了18.68个和9.3个百分点。应该讲,目前的创新型的挂牌公司的整体质量是全市场里面相当好的一个群体。

那基于前期分层管理的工作经验和已经开展的工作,下一步我们重点推进差异化监管和服务。市场有质疑说:你的分层方案里监管提的多,服务提的少?我想说的是:监管在前,服务在后;监管做好了,服务自然跟上;监管跟不上,只有服务是没有意义的(重复:没有意义的)。

一方面,我们推动创新层挂牌公司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切实加强信息披露,发行融资和并购重组的监管,提升创新层挂牌公司整体规范化水平。那在这个基础上,探索优先在创新层引入公募基金、落实处价发行和授权发行等制度。另外一方面,对于基础层挂牌公司加强服务和引导,引导基础层挂牌公司主动规范公司治理,优化基层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强调优化基础层挂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基础层挂牌公司的基本业务规则的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育孵化、融资对接、并购服务等。这是第一项工作。

第二项工作是什么呢?研究新三板流动性一揽子解决方案,提高市场的定价功能。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功能本质上是通过交易关系实现的,那针对中小微企业股权集中度高,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定价难等问题,2014年8月,我们已经推出了做市转让业务,应该讲,做市业务尽管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但整体上对市场的流动性的改善,提升市场的定价功能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截至到目前,全市场共有1570只做市股票,做市转让目前是新三板市场的主流的交易方式。上半年做市成交是491.17亿元,占全市场成交的56.20%。但是,同时我们也关注到,由于新三板在快速发展中还面临着定位不是十分明晰、挂牌公司的质量还不是很高、股权高度集中、投资者数量结构比较单一,主办券商组织交易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市场研究(及)投研服务不足、交易制度有待改进的问题。

因此,我们下一步要着重研究以基于新三板市场特性的流动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我们将全面评估新三板市场流动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从源头上理清市场定位,推动完善上位法依据;改革交易制度;丰富投资者群体;提高挂牌公司质量;增强做市商组织交易的定价能力,这些角度。目前上述工作正在系统有序的推进。

我们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和修订股票转让制度。具体包括了改革协议转让方式,优化做市转让方式,建立健全统一的盘后大宗交易制度和非限定条件的非交易过户制度。同时积极推动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参与做市业务试点,研究解决机构投资者入市的难题,这项工作的推进目前进展也十分的顺利,健钧主任(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管部 刘健钧)也在这……。

第三个是优化市场管理,更好的聚焦市场定位,提高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在会前我和李会长也在交流,市场上有一种传言,说新三板的门槛高了,在准备提升门槛,问是不是这么回事。我说,这个事,我说这事儿呢,市场有误解,因此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新三板是一个市场化遴选机制的(这么一个)市场,因此全国股转公司是支持和鼓励我们的证券公司,基于自身的业务布局和利益考量,形成具有自我偏好的遴选标准。但这套标准不能低于新三板的挂牌准入标准,这是体现了市场化遴选,证券公司推荐做市业务,承担市场化遴选责任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全国股转公司予以鼓励和支持。这是一个角度。第二个角度是什么呢?新三板有他的责任、使命和担当,新三板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必须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发展布局。因此在,如何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支持国家在“三去一降一补”的过程当中,它必须有所作为、有所担当。坚持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是一个层面,同时必须把那些(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过胜产能的任务承担起来。因此,我们要基于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的前提下,研究一下如何支持这些工作,因此对于市场所谓传言新三板提高标准,我觉得要系统理性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