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5月9日刊发权威人士讲话称,一是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控杠杆,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二是提出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市场脆弱性和高风险的源头。
权威人士指出,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
如果不加杠杆,中国股市、汇市、楼市政策该如何取向?权威人士表示,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因此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上周,沪深交易所加强停复牌规范;监管层在加强资管、基金子公司金融控杠杆上持续动作:一是第三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 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征求意见稿出台,主要控制结构化分级资管产品杠杆;二是《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指引》两份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基金子公司。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近期深广地区多家私募被调查或抽查,既有大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大私募,也有规模不大的小私募。调查内容既有涉及公司产品与员工个人投资之间是否利益输送,也有股票炒作是否涉及内幕,也包括常规的投资者是否合格及合同的常规检查。有私募人士表示,从备案、考试到现在调查,这一系列的行为,意味着私募逐渐告别草莽时代,监管部门对私募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当然,这也表明私募基金行业愈发受到各方重视,朝着正规军的行列逐步迈进。
不仅如此,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监管”予以加强,第一次对媒体发声就表态,新主席首要任务就是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监管思路为“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只有监管才能保证改革的措施顺利实施”。
针对“证监会拟提高基金子公司资本约束”等市场传言,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5月2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说,证监会将加强对基金子公司的监管,防控风险,相关规定和指引将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基础上尽快发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