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与甘肃省就甘肃电网实现“风火打捆外送”,促进新能源发展达成共识。次年,甘肃、湖南两省签署两省送电框架协议,推进陇电入湘。去年底,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在完成外送电量约145亿千瓦时的情况下,预计2014年甘肃电网富余电量仍超过200亿千瓦时,甘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发电大省。
截至去年底,甘肃省风电和光电装机容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三和第一位,甘肃省电力产能富余,在难以消纳的情况下,存在弃火(电)、弃风(电)、弃光(电)的情况,加快电力外销、外送是当务之急。对于解决电力外送问题,甘肃省对这条特高压线路颇为期待。
从筹备至今,历时5年,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近日获国家发改委核准。这条特高压线路全长2383公里,工程总投资261.86亿元,预计2017年建成投运。建成后,满负荷运行下,每年可外送电量420亿千瓦时,其中超40%为风、光等新能源电量,即每年外送新能源电量约168亿千瓦时。该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大规模输送清洁电力的特高压电网工程”,建成后,除缓解甘肃电力富余导致的“窝电”困局外,还可以为甘肃省的新能源发电量外输提供出路。建成后输送的电量中,40%为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电。
去年甘肃省累计完成风电发电量114.83亿千瓦时,光伏39.97亿千瓦时,两项合计154.8亿千瓦时。这意味着,该特高压线路建成后每年外送的新能源电量,将与甘肃2014年的新能源发电量大致相当。
随着外送电力难题的化解,新能源资源富集的甘肃,将吸引更多电企在当地加码布局新能源。国电、华电、大唐、中电投、华能五大发电集团均有风电场或光伏电站布局于甘肃。此外,龙源电力、甘肃电投、中广核等诸多公司亦在甘肃设有多处项目,分别位于玉门、瓜州、嘉峪关、武威、金昌、白银等地,国内各大电力巨头此前已广泛布局在甘肃的众多新能源发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