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以“数智赋能·法律护航”为主题的北京畅融工程活动在北京市京师律师大厦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指导,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华城瑞讯(北京)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城瑞讯”)承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朱玉、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聂晓晖处长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20余家银行代表和150余家企业参会。
朱玉表示,中小企业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支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通过提供稳定、长期、精准的金融服务,有助于中小企业向“新”求“质”,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发展动能和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成立以来,一直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作为协会的主要任务。中小企业的韧性是经济的“晴雨表”,数智化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则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未来,协会将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政策解读、市场洞察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工作,持续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中小企业长效机制,全面助力中小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是聚焦“五篇大文章”,强调服务中小企业“战略性”。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明确服务中小经济的目标任务,从关键领域着手,积极在中小企业广阔市场中精准布局,并以体系化思维找定位、明方向、定措施,强化融资、融智的综合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方案。持续探索符合中小企业经营规律、生产周期和行业特性的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二是抓住核心痛点,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精准性”。从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堵点痛点出发,提升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精准性”。全覆盖、无盲区精准对接,引导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合理满足不同规模、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长期的金融“活水”浇灌,助力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加速成长。
三是强化行动落地,保障服务中小企业“穿透性”。打通金融支持中小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金融机构“进万企”行动,走进小微中小企业、走进专精特新“小巨人”、走进特色产业集群、走进产业园区、走进“链主”企业、走进外贸中小企业,真正做到政策送上门、服务送到人,确保优惠政策、金融服务切实触达中小企业。合力推动上市培育、债券发行、减税降费、融资担保、信用体系建设等惠企政策落实,形成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行业政策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能。
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聂晓辉处长表示,北京畅融工程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实施,立足我市“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突出首都“高精尖”产业特色,聚焦科创、文化、民营、小微及外向型企业,建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按照年度、季度、月度、周的频率,根据不同主题安排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旨在解决企业融资过程中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语言体系不匹配、融资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
会上,朱玉向华城瑞讯公司总经理高瑞授予协会副会长单位牌匾
活动上,华城瑞讯总经理高瑞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22°智・融资Agent,并在现场开展企业应用体验。这款人工智能Agent基于deepseek大模型并通过企业服务垂直领域深度学习,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的分析与决策能力。其构建的高度智能化且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模型,不仅依托先进算法架构与强大的海量金融大数据分析能力,精准洞察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痛点与需求,还通过对企业经营数据、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多维度信息的智能分析,运用复杂的量化评估模型,为每一家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公司总经理高瑞表示,将为协会的会员企业免费提供融资诊断报告。
活动上,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民生银行大兴中心支行科创金融中心、浙商银行马连道支行、华夏银行北京分行、中信银行紫竹桥支行共六家银行宣讲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