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重庆小南海水电站项目,后是海口环保部门一季度否决了3个不符合环保的建设项目,凸显了其重视环保、履行职责的决心,值得我们为其点赞。环保“否决权”应成为项目建设审批一道越不过、绕不开的铁闸。
据媒体报道,为保证一流空气质量,根据今年《海口市城市管理六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海口已采取周巡查、周通报,月考核月排名等多项措施,保障大气污染整治工作逐项落实到位。今年一季度,海口环保部门共否决了3个不符合环保的建设项目。
面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海口没有出于政绩和GDP考虑果断否决,充分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担当,凸显了其重视环保、履行职责的决心,值得我们为其点赞。在海南建设旅游特区的当下,在保护环境、向绿色GDP看齐的大时代背景下,海口无疑发出了清晰的信号。
这难免让人想起不久前的重庆小南海水电站项目,争议多年,环保部于日前印发《关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明确否决了小南海水电站。
曾几何时,我们为了政绩为了GDP,甚至一些人一些地方为了私利,给不环保项目大开绿灯。虽然带来了政绩、带来了GDP的增长,却同样带来了环境的污染,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局,社会经济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经济面临转型升级,举国倡导发展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环保“否决权”应成为项目建设审批一道越不过、绕不开的铁闸。
根据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类似于小南海水电站这类重大项目,必须经过环保部环评审批。这意味着环保部对重大项目拥有“否决权”。从相关资料看,环保部每年都会否决很多大项目,比如2013年否决项目达32个,涉及投资高达1184亿元。
现实情况来看,“未评先建”、“未批先建”、“边建边评”的违法建设项目还是不少,其中不乏一些大项目。目前环评审批的外部压力很大,一方面是压力来自于稳增长。如果严格依法审批,某些重大投资项目就会被否决,难以上马,这会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压力来自于外部的权力、关系、人情等干扰。即环评审批很难保持独立。
拥有环评审批资格的各级环保部门,敢不敢、能不能动用“否决权”,既是对其执法态度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其职业良知的一种检验。按理说,如果某些建设项目明显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应该坚决不批(即坚决否决);如果某些建设项目影响自然保护区,应该坚决否决。而且,对于已经否决的项目,还要防止其偷偷上马,或者警惕其“公关”。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一句空话。人们希望环保部门硬气起来,就是因为一些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无可挽回、不可逆转。可见,环保部门要硬气不容易,希望各级环保部门,都能够从公众的点赞中读懂期待,从而汲取力量。而地方政府以及投资方,也不应该视“否决”为“对着干”,感觉“没面子”,而应该当作是按法规办事、遵循自然规律应有之举。这样,大家才能一起保护生态资源,给子孙后代一片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