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服务

会展服务


2009年港澳台三地会展业回顾

发布日期:2010-03-20      来源:http://www.ichtf.com/      作者:摘自:贸促会驻港澳代表处
    受欧美金融危机冲击下的2009年对于港澳台三地会展业来说,无疑是极具挑战的一年。从年初港澳台三地会展业者对于本年的业务预测来看,持悲观态度的人占了主流,但得益于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以及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刺激经济措施,回顾即将结束的一年,我们觉得港澳台三地的会展业其实是经历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一年。本文将尝试从挑战、应对、新政、突围等几个方面来回顾2009年的港澳台三地会展业的历程,并试着展望三地会展业的前景。
   
   一、 挑战
   
   2008年9月份爆发的金融海啸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而对会展业的影响就是由于消费者减少消费导致需求的减少,使得展览会的参展商和专业买家同时减少。从港澳台附近城市的展览会来看,2008年10月份的第104届广交会和2009年4月份的第105届广交会的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分别下降了8.8%和5%,出口成交额分别下降17.5%和16.9%。而欧美国家的展览会如2009年1月份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该展的展商和观众数量也分别减少了10%和22%;2009年3月份在德国汉诺威开展的CeBIT,厂商更是比2008年剧减了25%,仅4300家,观众数量也同比减少了20%。
   
   如果比照外围展览会受到的影响来看,港澳台三地的展览会受到影响也应该是在减少二至三成的水平,但由于目前尚未见到三地有关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故而无法得知具体的受影响程度。但从一些主要展览会的报道来看,三地展览会受影响有限,有的甚至逆流而上,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如台北国际工具机展、台北国际自行车展和香秋季电子展等。港澳台三地主要的展览会受金融海啸影响较为有限的原因之一我们认为是和本地强有力的产业基础分不开的,虽然全球的市场需求减少,但是由于暂时没有其它地方可以取代港澳台三地的主要行业的产品供应地,所以三地仍然是最佳的采购地,展览会因此少受或者不受影响。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原来的一些展览会规模受制于展馆场地有限的影响,不能达到最大化,而此次金融海啸的冲击正好抵消了原来的拓展潜力。比如香港,一直存在展馆场地不足的情况,一些大的展览会本身就有很多参展商的候补名单,如果一部分参展商退出展览或缩小展览面积,候补的参展商补上来之后,整个展览会看起来受到的影响并不大。
   
   尽管如此,从参展商的反映来看,金融海啸还是造成的一定的影响,例如有参展商就感到2009年香港春季电子展人流量较2008年同期减少近三成,来自美国的买家人数较往年下降较为明显,而欧洲、中东等地区买家受影响则相对较小。而笔者参观过的一个食品展,也有参展商抱怨来自欧美的买家少了很多。
   
   除了金融海啸之外,H1N1流感病毒的爆发也对港澳台三地的会展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H1N1流感病毒率先在香港爆发,因此香港也是受此影响最大的地区。根据香港酒店业协会的统计资料,今年5、6月份香港的酒店入住率录得了SARS以来最大跌幅,分别为降低了34%和41%,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可以感受到会展业受H1N1流感病毒的影响。于病毒爆发时间附近举办的2009香港春季环球资源流行服饰配件展览、HOFEX2009等展览会应该是最受冲击的展览会。
   
   二、应对
   
   为应对金融海啸的影响,港澳台三地的政府和会展业界分别通过不同对会展业进行扶持,首先是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
   
   香港最大的展会主办单位香港贸发局拿出1.2亿港币支持展览会,其中8000万元港币用于与航空公司和酒店合作,提供多种资助套餐,保证高素质买家到香港采购;另外4000万元港币补贴给各个参展机构,每个展商可获补贴2000元港币,加强向外推广的力度,此举可以让2万家左右的香港公司受惠。
   
   澳门特区政府则是先后拨款9500万澳门元支持会展商务旅游,主要用来吸引专业买家赴澳参会。
   
   而台湾外贸协会也提供了8000万元新台币的国际买家观展补贴,较2008年增加了3000万元新台币,主要用来补贴专业买家的赴台机票与酒店费用。
   
   其次,通过会展业的基础设施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09年4月2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期及二期中庭部份的扩建工程完工投入服务,扩建部份为会展中心增加42%的展览面积,即19,400平方米的展览用地,使得会展中心可用展览面积达到66,608平方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会展中心长期以来展览面积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另外香港上半年的酒店客房数量增加了3854间,达56,423间,增幅为7.3%,随着香港特区政府推行的工厦转型计划的落实,再有部分工业大厦改造为酒店,将有助于增加酒店客房的供应,平抑酒店价格的涨幅,维持香港的商务成本竞争优势。
   
   2009年7月4日,台北捷运内湖线正式通车使得南港展览馆的交通更加便捷,进一步提升台北市举办大型会展活动时参展商与观众的出行效率。
   
   三、新政
   
   2009年也是港澳台三地会展业受政策优惠的一年。5月份《CEPA》补充协议六的签署为港澳地区会展业界开拓出更大的内地市场空间。《CEPA》补充协议六的签署进一步放宽香港、澳门会议及展览服务提供者以跨境交付方式,在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浙江省、江苏省和福建省试点举办展览。协议同时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广西、湖南、海南、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自治区设立的独资、合资或合作企业,试点经营出国展览业务,进一步拓展业界的经营地域。这是继2007 年CEPA 允许提供跨境服务,及于去年容许香港、澳门会展服务提供者以试点形式筹组海外展览后的另一重大突破。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与俄罗斯政府签署了两地互免签证协议,再纳入一个金砖四国的成员国为免签证国家,无疑进一步提升了香港自由港的优势,对会展业界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好消息。
   
   而对于台湾而言,随着海峡两岸大三通的实现,大陆旅客赴台手续的逐渐简化,以及台湾展览会对大陆业者的开放,大陆厂商到台湾参展参会将会持续快速增加。从台湾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来看,2009年1到9月,赴台大陆旅客数量增长幅度高达207%,人数已达688,000人次,跃居赴台旅客第二大来源地。两岸经贸交流的更加密切,对于台湾会展业界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四、突围
   
   2009年当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港澳台三地的会展业界不仅在本地全力应对金融海啸的不利影响,还都积极走入内地城市甚至新兴市场城市举办展览会,藉此协助本地企业宣传品牌以及寻找销售渠道。例如:
   
   香港贸发局于3月、5月11月,分别在广州、武汉和重庆三个城市举办了香港潮流商品展览会,着力推介香港的食品、服装、钟表、珠宝和电子等行业的产品。每个展览会都组织了规模甚大的专业买家团与参展商进行洽谈,同时也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当地消费者直接入场采购,在当地刮起了香港产品热潮。此举也受到了参展商们的欢迎和肯定,参展商由最初到广州的104家,倍增到武汉的208家,再到重庆的314家。2009年9月,香港贸发局还与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连手在波兰合办了贸易展览会“时尚生活汇展?华沙”(Lifestyle Expo in Warsaw),向东欧及中欧买家推广粤港两地创意设计及产品。这是继莫斯科和布达佩斯之后,香港贸发局在新兴市场举办的又一个展览会。
   
   而澳门方面是由澳门经济局、旅游局和会展协会等机构联合于5月份和8月份在上海和重庆分别举办了“活力澳门推广周”,推广澳门的旅游、文化、食品及服装服饰等行业,也吸引了众多当地的消费者入场观展采购,并促成了多项合作协定、意向书及采购订单。
   
   台湾方面则是由台北世界贸易中心牵头于9月中旬在南京成功举办了2009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吸引了超过750家两岸台商企业参展,使用了南京博览中心3个展馆1,900个摊位,展出面积达38,000平方米,为历年来台湾在岛外举办规模最大之台湾商品交易会。据统计,该展览会吸引了专业买家12,095人,观众达26万8千人次,现场接单金额达6,738万美元(约合新台币22亿元)。展览会的成功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也收到了内地其他省市的热烈邀请,预计2010年将有更多同类活动举办。
   
   五、展望
   
   香港现有的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包括一流的展馆设施,充裕的酒店客房,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等优势依然保持,另外虽然经历了金融海啸的冲击,但珠三角一带的产业基础并未受到根本的动摇,因此香港本地的大型展览会将继续保持规模和影响力;而随着内地会展业市场的开放以及业界对其它新兴市场的关注和尝试,香港会展业向外拓展的力度和成效也将会日渐可观。
   
   澳门现有场馆及酒店等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会展业的大力发展应该说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尽管缺乏比较强有力的制造业产业基础仍然是澳门举办大规模工贸类展览会的软肋,但如果能进一步提升澳门的营商优势,充分整合现有的基础设施资源增加国际吸引力,并充分发挥澳门作为中国内地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平台的潜力,澳门的会展业将能独辟蹊径,风景独好。
   
   台湾相对雄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以及积极有效的国际营销攻势使得2009年几个主要大型展览会受金融海啸的影响降低到了最小。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直接经贸交流的增加,台湾的会展业仍将持续受惠。另外,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的日渐成熟,台湾当地的一些新型展览会如宽带通讯展、面板展、太阳能光电展将有机会快速壮大并引领国际业界之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