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投资英国:中小企业的大舞台 中国成新宠

发布日期:2011-08-08      来源:南方网
中国正在成为英国的“新宠”。“为促进经济增长,英国政府目前把吸引外国投资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英国驻华使馆经济及贸易政策参赞邓肯·斯巴克斯表示。中国作为英国的“共同增长伙伴”,对英投资尤其受到欢迎。这主要体现在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日前宣布的2011-2012年度预算方案中。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表示:“中国企业到英国投资,更应注意与其中小企业的合作,因为这些企业所具备的正是中国企业所需要的。”
   
   英国新政
   
   英国政府是在经济复苏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提出新的经济政策,以努力推动经济复苏。
   
   自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复苏以来,英国经济在连续增长4个季度后于去年第四季度重归下跌,跌幅达0.6%。这使不少人对英国经济复苏的现状和前景表示担忧。
   
   英国联合政府从2010年5月上台以来大力推行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以期实现在5年内平衡预算的目标,这给经济和就业前景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在财政预算缩减的同时,英国政府却对企业的税收做了进一步的减免。乔治·奥斯本表示,这是由于此前英国经济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障碍。
   
   英国政府在新预算中提出了在一些地方设立企业区的计划,这些企业区将成为英国新兴企业的发展中心和新的就业中心,政府在这些地区实施更低的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的限制也将进一步减少。
   
   根据这一计划,英国政府将在英格兰地区兴建10个企业区,预计4年内政府将向这些企业区投入1亿英镑。
   
   之前,英国的企业所得税在发达国家中就是非常低的,2011年英国政府提出的新政策目标是在2015年之前将英国的企业所得税降到24%。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是25%,很多欧洲国家是30%。低税政策正是英国政府还利于民的做法。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英国的所得税只是20%,这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低的。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分析称,英国政府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减少财政预算,不需要再加重企业的税收负担;英国政府采取了很多精兵简政政策,废除了一些机构和规定,使得现在英国设立企业、发展企业更加灵活、更加容易;同时英国政府还加大了科研投入,今年在各部门缩减财政预算的情况下,各项科研投入都有所增加。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英国一直是发达国家中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这与中国的立场完全一致。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到一年,现在可以看到的结果是英国的国家信用凭证完全没有问题,英国经济已经恢复增长,出口增长了30%。英国的服务业也开始复苏。另外,英国现在还保留着世界前三名的国际投资目的地的位置。
   
   英国吸引中国企业去投资的领域在哪里?6月16日,伦敦发展促进署的董事毕保罗来华时表示,IT、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创意产业、媒体这些产业比较突出,但相对而言,前两项的增长速度更高。“就传统业务领域来说,伦敦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所以很多国家的国际性银行都在伦敦建有办事处或分支机构,现在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银行开始在伦敦进行投资。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其他国家的银行在此之前都已经在伦敦建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但中国之前没有,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中资银行进入伦敦市场。”毕保罗表示。
   
   目前,英国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数量最多的国家,约有中资企业400多家,在英国生活的华人接近50万。
   
   中小企业是块“宝”
   
   中小企业在中英两国企业的数量中均占99%以上,分别贡献了5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就业。中英中小企业进入对方国家市场,并非始自今日。半个世纪前,“破冰者”就打开了中英贸易大门,而当年的48家集团中就有不少是中小企业。
   
   中英经贸合作,中小企业也始终占“大头”,中国70%的进出口贸易额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在2009-2010财政年度,按项目数量计,中国已经跃升至对英投资来源国的第六位,投资了74个项目,为英国提供了1572个工作岗位,其中中小企业是投资主体。
   
   刘晓明在中英中小企业总裁论坛上表示,中小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找项目难的问题、对当地市场经验不了解的问题,以及找合伙人难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两国政府能够按照双方企业的诉求设计一些专门的服务,完全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使中英企业之间的合作得到发展。
   
   “到欧洲投资的中资企业最想得到的三样东西是品牌、市场经验、渠道,这也是英国企业最强的地方。我建议应该重点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到英国进行实体经济的投资、合资、兼并的中小企业。”刘晓明说,“品牌经营和渠道等中国企业想得到的东西,在英国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中小企业操作。”
   
   刘晓明认为,应该积极实施企业项目的对接平台,把引资和投资双方的要求通过这些平台准确、快速、安全、高效地实现,帮这些企业解决寻找合伙人困难的难题;提供企业在目的地国家的落地服务。“企业不仅需要引进新的市场,到了新市场以后的经营阶段,他们需要手把手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