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迎接中小企业融资的春天

发布日期:2012-04-12      来源:《金融时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精神,敦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日前,中国银监会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中国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就展暨宣传月活动”,主题为“促小微,惠民生,强金融,兴百业”。
   
   正如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所说,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银行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这一基础,而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毕竟任何大企业都有一个由小变大的发展过程。一旦中小企业发展出现困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一位民营企业家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说:“企业小不要紧,关键是要有作为。民营企业像河水,虽然力量不大,但一旦聚集起来会像长江、黄河。”
   
   事实的确如此,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其生产总值占GDP的60%左右,上缴税收接近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约70%的创新来自中小企业,约65%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这说明中小企业已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主体,其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就业的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贡献如此之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却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尽管近年来社会各界在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也采取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措施,但融资难之声仍不绝于耳。
   
   有机构收集了全国36个城市共3231家小微企业的相关数据,数据表明:小微企业的资金缺口一般是在数十万级别甚至更少;在融资需求方面,小微企业的态度相对理性,比较重视自身的偿付能力;融资期限也以短期为主。即便如此,为了减少贷款风险,绝大部分银行还是不愿放贷给中小企业。
   
   专家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实际上是指融资流程长、规定条件多,最终还不一定能融到资,成功的概率比大型企业低得多。这不能抱怨资金供给者,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不是财政背景的资金供给者,必然要讲究经济效益,必然要防范风险,必然要择优选择客户,而中小企业同大型企业相比,存在着单位融资成本高、风险大的劣势,且大多数客户群体属于劣质客户,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必然难。
   
   长期以来,大客户一直是我国银行业关注的焦点,小企业过去常常被冷落,而我国众多有潜力的小企业亟待金融支持来发展壮大、转型升级。因此,我国银行业应转变经营理念,把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转变方式、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将小企业金融业务作为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分散风险、提高资产流动性、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国银监会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银监会果断提出“两个不低于”目标,确保对小微企业贷款总量的持续倾斜。2011年,银监会先后出台了“银十条”及其补充通知,在机构准入、资本占用、存贷比考核、不良贷款容忍度和服务收费等方面,提出了更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以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大力开拓小企业金融服务,我国小企业金融服务开始不断升温。
   
   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始调整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加入到服务小企业的队伍中,小企业信贷规模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小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11年末,全国小企业贷款余额达10.8万亿元,约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0%,已连续3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小企业贷款质量也持续提升,全国小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2107亿元,比年初减少43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比年初下降0.95个百分点。
   
   在江苏,全省现已基本形成“多层次、特色化、广覆盖、商业可持续”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2011年,全省小微企业贷款突破“万亿”大关,余额达1263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连续3年实现了增幅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的目标,有力地支持了该省实体经济的发展。
   
   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均居全国首位的浙江省,也已意识到其银行业小微企业服务的领先优势日渐式微,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开始反思贷款定价、贷款方式和贷款技术等方面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差距。浙江省银监局局长韩沂近日在全省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峰会上表示,浙江将进一步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监管,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先行先试、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大胆创新。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针对小企业贷款“短、急、频、快”特点,不断开拓,加快创新,着力破解小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信息不对称等难题,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基本要求,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监管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的不断努力和社会各界的热心襄助,中国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必将迎来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