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


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如何“淘金”?

发布日期:2013-07-20      来源:新闻晚报
    大数据有多火,有媒体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目前几乎所有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都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大数据企业,无论社交平台着陆,电商价格大战,门户网站竞争,都有它的影子,而关于大数据的讨论见诸报端的已经不少了,更多的是大型的企业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去把握住商机。
   
   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实他们也在也非常关注一个大的格局的变化,给他们能够带来市场规模拓展,甚至取得行业领先这样一种契机,所以本报与第一财经头脑风暴节目合作,关注中小企业创新性企业如何把握住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面对什么样的瓶颈和挑战。
   
   参与讨论的嘉宾分别为: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副总裁张韶峰,订餐小秘书霸王菜的CEO刘骊,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张一鸣,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丁祖昱,港澳资讯董事长兼CEO唐骏,启明创投老总邝子平,创业公社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社长李易,奇正沐古(中国)咨询机构的董事长孔繁任。
   
   1 大数据正由技术热词变成社会浪潮,影响社会生活,但大数据到底能改变什么?
   
   “大数据不一定只用来连接人和信息,它可能用在医疗,金融,典型的就是为个体用户更好地获取资讯,第一个特点是你随时用随时都有新的内容,另一个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每一个人的兴趣,分析每个人的行为,为所有用户推荐它感兴趣的内容。用户阅读的过程是我为自己,但结果其实是我为人人。 ”
   
   张一鸣:大数据对我来说,就是改变了我连接用户和信息的能力,我能用大数据改变用户获取资讯的方式。就公司而言,我们公司能够用大数据能够连接用户的信息,我们能够分析海量的信息,处理海量的信息,同时分析海量的用户行为,把信息和用户连在一起。以前是没有这个机会的,只有越来越多的用户行为数据可被分析之后,有了这个能力。同时也就可以给用户更好的发现。
   
   大数据不一定只用来连接人和信息,它可能用在医疗,金融,在我们这里更典型的就是为一个个体的用户更好地获取资讯,第一个特点是你随时用随时都有新的内容,说明我们是获取了海量的数据,这个叫大数据,但另一个更重要的是,我们用每一个人的兴趣,分析每个人的行为,为所有用户推荐它感兴趣的内容,在用户这边做到了对大量的用户的数据行为的挖掘,用户阅读的过程是我为自己,但结果其实是我为人人,就是更好的获取信息提供了帮助。
   
   张韶峰:大数据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我能用大数据改变企业的运作效能和人们的生活。什么是大数据,就是各个不同行业,各个不同领域的数据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数据才能产生质变。因为数据多了,一个行业就多一个纬度。每多一个纬度,数据价值是呈指数级变化的。
   
   大数据的影响在我看了,我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基于我这个大数据之上的数据的服务,比方说精准的营销,我举一个例子,就是银泰百货的例子,银泰百货做所谓的OTO,线上线融合打通它,因为跟电子商务的竞争,它想做什么事,用户是要到商场免费上无线,铺设免费的无线点,一上网他就吊百分点数,百分点你知不知道这个用户偏好是什么,知道,你给他推一个优惠券说二楼有一个情趣内衣在打折,顶级牌子的,你要不要,可能在五楼有你喜欢的口味,你喜欢刚果菜,一个非常稀奇的菜,也打出来了,就是因为我们去分析全网上用户偏好。
   
   柴可:大数据带来新的数据服务和产品。我觉得虽然我们是一个创业性的企业,体积还很小,但是我们每天有一百多万的女孩主动参与告知相关生理数据,还是全是亚洲人群,所以说我能够通过数据,在无序当中找到一个规律,这对于针对亚洲人群的产品的开发和药品的开发是更有价值的,我们公司现在有接近两千完的而且在亚洲的女性,我们的数据我相信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可能最后说一下,我也认为大数据时代还称不上时代,但是数据服务和数据产品是我们创业者现在已经开始在探索和已经有雏形的一个时代。
   
   2 对于创业者来说,大数据究竟是一场创业变革还是忽悠?
   
   “大数据本身不是忽悠人。但任何一场革命,刚开始来时,人们的期望都会超过它实际发生的速度,你想它变得快,其实变得很慢,但真正变革时,它摧枯拉朽的速度会超出想象。现在其实大数据还没到来,其实大公司还是忽悠人。 ”
   
   张韶峰:我认为,现阶段的很多公司都是忽悠人,但大数据本身不是忽悠人。比如IBM,oracle那些公司是忽悠的,他们去给我们的客户讲N多大数据概念是为了把它设备卖出去。比如说我最近一个客户,被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公司讲了很多云计算的东西,我的客户就被忽悠了,买了它的很多设备,结果买了之后COO问我这些能做什么,这不是被忽悠了吗?其实你应该想清楚,你做什么应用,再反过来去买那些设备和软件。
   
   因为应用是针对价值的,你先想清楚我要创造什么价值,反过来说我要创造价值需要什么设备什么软件支撑,所以我认为IBM,oracle,微软全是忽悠,SAP全是忽悠的,他们都不是大数据公司。
   
   我再举个例子,以前oracle的老板说什么云都是炒作出来的,云这个东西无外乎就是以前的CS模式,BS模式,后来被谷歌搞的没办法了,所以oracle也搞了一个,因为它要不进行高端包装,它卖不出来设备了。
   
   我觉得任何一场革命,刚开始来的时候,其实人们的期望都超过它实际发生的速度,你想变的很快,其实变的很慢,但是真正变革的时候,它摧枯拉朽的速度会超过你的期望,像电子商务一个道理,所以我觉得现在其实大数据还没到来,其实大公司还是忽悠人,其实他们不是大数据公司,他们是产品公司,他要做个产品,用户喜欢就OK了。我们也才不管我们是不是大数据,解决我们企业的问题就OK了,大数据真的是忽悠出来的。我想的就是我怎么样解决我的问题,然后有一天说OK,我包装成大数据,但是我还是相信说,黑客帝国里面描述这种矩阵如果会成为现实的话,以后一定是大数据时代,这个是我坚信的,不可逆转的规律。
   
   张一鸣:我非常同意韶峰的看法,就是解决问题自然会带来一些方案的改进,而不是拿现有的机器,现有的软件,就是遇到我们做要解决需求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然会想到用更低的成本,以前做大数据,我们最典型的天气预报,都是用超级计算机,500个CPU,现在早都不用了,IBM也推销了很久的超级计算机,现在谁买这个CPU的计算机,谁就是被忽悠的。
   
   唐骏:我觉得这个也不能这样说,它们是叫做设备供应商,为什么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过去也有数据,为什么现在叫大数据,过去不叫大数据,因为现在计算能力增强了,所以大量的数据通过计算从无序当中找到有序,一定是靠计算能力的增加来的,所以这一些供应商,其实给大数据还是带来了变革,这是不能否定的。
   
   我们现在应用当中没有它们还真的做不了,比如说我们在做黄金期货的时候,你说你把过去十年数据找到一个相关性找到一个趋势,这个是需要的是计算的速度很快,然后帮助你快速做出反应做出判断。
   
   李易:这个其实是大数据的底层支撑,现在这个世界上,大数据标准和话语权就是掌握在IBM,SAP,EMC手上的,因为非常简单,你说现在银行为什么国内的银行,如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都要采购SAP的软件,IBM的大型机,确实这样子,我现在一秒钟随时要调用一年的数据,这个数据怎么能做到不死机,怎么把非结构化的数据怎么处理,坦白讲这确实是一种绝活,这个是不能否认的。包括现在微软和Google在推的人工智能,我说一句话,阿拉伯语实时的,简直让你没有任何间隔的给你翻译出来,坦白讲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我再说一点啊,忽悠不忽悠,泡沫不泡沫,现在有句话投资行业非常流行,什么叫泡沫?你在里面,那就是牛市,你不在里面是泡沫。现在都在里面的,怎么是泡沫呢?你在这里面得说它好了,这个是很显然的,那么第二个就说从现在大数据这个三个纬度看,它实际上就是数据必须要采集,采集之后要存储,这个都是不是中小企业能玩的了的,这都是大企业、中科院的相关的企业在做的这个事情,第三就是分析,如果说我能预测半年以后,突然会非常的寒冷,甚至说我能预测十年以后冰河期,地球进入冰河期,那你想想看这个服装厂赶紧都去存储,大量囤积羽绒服,这是多少的有价值啊。但是说白了,你数据从哪来,然后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分析。那么某种意义上讲中小企业找准自己各自产业链上的位置。
   
   刘骊:我认为这个大数据虽然很让人激动,也确实带来很多变革,但是我觉得它其中确实有泡沫,为什么会上大家激动呢?我觉得大数据给人一种错觉,从预测人的行为,拓展到预测未来。我觉得大数据作用虽然很大,但是没有必要去夸大,我们需要时时刻刻从需求出发,而不是要说我做这个大数据,目的是为了做成大数据公司而去做一个大数据,我们的大数据它自然会随着我们主营业务的发展,搂草打兔子,自然会变成大数据。这是我的观点。
   
   3 玩转大数据,小公司更加游刃有余,还是大公司更加有机会?
   
   “中小企业,只能从大企业等处拿数据,然后去帮他们解读、分析。很多中小企业会做一种探索,如果有一种机制把他们共享出来,数据照样会在小公司存在,而且可能比大公司的数据更管用。可见,小公司要采集数据,一定要想到应用。 ”
   
   李易:大数据就是来自于大家伙的,你看现在这个上海高架,上海各种各样的高架,为什么上面有指示牌呢?显示红的,绿的,黄的,它是怎么来的呢?因为高架路上下面都埋了传感线圈了,埋了武器了,所以它能采集,这个都是不是说中小企业能玩的了的,这都是大企业、中科院的相关的企业在做的这个事情。
   
   而中小企业,只能从大家伙那里拿数据,然后去帮他们解读、分析。我估计很多人应该都用手机APP“非常准”,这是合肥一个小公司做的,为什么航班延误什么的它可以提供数据,那就是弃而不舍去找民航总局谈,民航总局说这个数据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就谈一个分成或者谈一个商业合作,公司几个人在合肥就火了,因为他有民航总局机房的数据可不是很准吗。这个结论就是在大数据时代创业者创业就是得捡大家伙不玩了,就是这么简单,属于捡漏。
   
   张一鸣:对,我觉得创新型公司能够从大公司或者从政府机构中拿到数据这当然好,然后作为社会来说肯定是大数据的标准交换也好发达也好,政府有这个数据公开的计划更好,但是我觉得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要立身自己,最好就是应用本身就是采集,我给你推荐信息,你本身就告诉我你的信息,这样才能正循环,也许开始不够大,像中数据,中大数据,但是用户被用过,越用越好用,你的数据就越来越大了,所以我觉得正循环应用和采集很重要,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也是机会。
   
   刘骊:四个小的可能数据还不够大,但是四十个呢,四百个呢,四千个呢,只要有一种机制能够把这些数据拿出来共享,我相信可能很多中小企业他们会做一种探索,有一种机制把他们共享出来,数据照样会在小公司存在,而且可能比大公司的数据更管用。
   
   张韶峰:就说小公司要采集数据,一定要想到应用,这个应用本身不管是2B还是2C本身是有价值的,靠服务或者应用来获得数据,而不是上级你给我数据吧?我联合了800家,可能一家没这么大,加起来一定比大。
   
   柴可:小公司的产品服务更能有效获得数据,就像一个国家今天卫生部门发布一条信息说,所有女孩必须每天告诉我你来没来月经,没有女孩会告诉他,因为要靠优秀的服务去贴近女孩的生活,才能获得信赖,才有数据应用。
   
   4 大批创业者站在这个时间点上,如何淘金“大数据”呢?
   
   “在大数据时代,要在这个领域里去创业的企业家,首先要从用户的需求入手,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找出痛点,用大数据的手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要自己把自己忽悠进去。 ”
   
   李易:就大数据这种服务而言,我们叫革命的话,它对于原有的IBM、ICP,EMC来说,它只是大企业的小革命,对它来说是搂草打兔子,顺手做了。但是对于中小小企业来说,是大革命,是小企业的大革命,因此,是有可能真的是做成一个专业的大数据。
   
   创新型中小企业最稳妥的方法是迅速傍大款,迅速卖掉,积累实力后,可以再做一些事情,这是比较靠谱的。第二个就是如果我们说的再长久一点,我们从数据的采集,存储到分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其实最有机会的就是分析。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分析有机会的话,必须聚焦,比如做餐饮的就把这东西做好,别想做别的,已跟银泰有这种标志性的百货公司合作,就得去做百货公司,你别想做那么多东西。你就一直聚焦下去,只能是专注,没有别的办法。
   
   唐骏:我同意采集基本上没机会的观点,因为采集量毕竟有限,对不对?所以只能靠历史的数据,但是分析这个绝对是一个大的机会。因为你想这个比的是什么?比的是智慧。
   
   我觉得如果纯粹讲大数据这个概念,还是有很多的机会,利用前人已经采集好的这些数据来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基础上找到你的应用,这个是我觉得给所有的创业或者未来想在大数据的领域来进行创业的人提供一条建议,就是完全有机会找到他们创业的机会。
   
   邝子平:大数据就是在无序当中找到一个规律这就是大数据,就是你不可预测的东西,但是通过你的大数据的分析,你找到了可以预见的东西,这是我对大数据的理解。
   
   但我对刚刚选择分析有一点不同意,我同意最简单是做分析,但问题在中国很难做分析这个活,因为中国手头上有最大量数据的企业,没有美国有大量数据企业那么的开放。一些大的企业,他们手头上都有很多数据,但他们在中国普遍都不大会对第三方开放,所以你要真正要在分析这边落笔的话,你首先要在采集这边要有点独特的贡献,当然你做很多地方不让你采集,那你没办法,只能不做那行了,比如有人愿意把他的周期给你,这是一个愿意开放的,可能有人愿意把参与的东西给你,所以这些是你可以采集的,你没有采集在中国很难做这个。
   
   因此,我的建议是在大数据时代要在这个领域里去创业的企业家,首先一个从用户的需求入手,用户的需求出发,找出痛点,用大数据的手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要自己把自己忽悠进去,别从大数据开始,就因为现在有大数据了,我非得要做个大数据,然后才去找到最终用户能用我这个东西干啥,首先你要对你这个要进入的行业非常了解,找到用户的需求,找到用户过去很多希望解决而无法解决的现在终于有大数据的手段,我给它来解决,所以这样的话就不会跟风,不会大家都去做广告推送,精准广告推送,不是百分百的用户都希望你精准广告推送,所以我觉得对你的行业要很了解,找出他们过去都有什么样的需求,而没有办法被满足的,用新的创新的技术手段去给他解决这个需求。
   
   丁祖昱:我现在觉得大数据是理念,可以推动你们去做一些创新,但是如果要赚钱,要去卖,还得靠忽悠。也就是说你要用忽悠说服我,你才会花钱买,实际上最后都是过度地把大数据概念包装在他们的应用上面,然后可以得到比原来单纯对数据分析,比如说卖10块钱,加了大数据的概念,再加上忽悠我,把我忽悠晕了,我给了他20块钱或者100块钱。
   
   我觉得给中小企业一个建议就是想想最后的付钱的人,为你买单的人,当然这个我是建议多想想房地产,因为房地产买单人多。如果能够提供房地产很好的解决方案的话,就可以活下去了,活一辈子,舒舒服服的。然后再看其他的行业,汽车什么的,一一排下,然后哪一个和你能够对接上,你就和他对接。
   
   孔繁任:他就是一个概念,一种思维方式,可能对有些企业像唐骏这样的企业来说,就像一个小坑,一脚就迈过去了,可能对有些企业来说它真的就是一个陷阱,所以我们现在要的是对数据的价值,但是真的不要太在意它是不是大数据。大数据究竟是机会还是忽悠,我觉得可以向大数据去学习、借鉴,可以用它的方式去思考,但是不要迷恋大数据。
   
   5 大数据时代创新企业瓶颈在哪里?是人才问题还是用户隐私问题,或是数据获取渠道问题?
【上一篇:】中国成为投资净输出国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