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委托北京化工大学低碳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制作。“报告”参考了国际组织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2012年“报告”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的调整和补充,并且结合我国环境法的最新修订内容和民众对环境保护相关信息的强烈需求现实,更加注重评价披露信息的实质性内容。
“报告”评价了665家上市公司发布的2013年的环境责任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的环境信息部分,并公布了总评前50名企业和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前20名企业等名单。同时,报告还针对发布环境报告的企业和属于国家级重点监控企业的披露状况进行了专门的评价分析。
“报告”得出7点结论:
1、与2012年相比,2013年我国上市企业发布相关环境信息报告的数量增加7.8%。
2、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总体处于一星的起步阶段。行业间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水平差距较大,国有控股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相对较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略高于第一二产业等。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处于先锋和优良等级。其中复星医药、浙江富润和景兴纸业排名前三,为四星半级水平,处于先锋阶段。西部矿业、太钢不锈、海亮股份、瀚蓝环境、招商地产、苏宁云南等6家公司达到四星级水平,处于优秀阶段。
3、发布环境责任报告的企业,评级状况整体水平最高,总体处于三星的追赶级水平。上市公司中发布环境报告的企业过少,仅为16家,但是这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整体质量处于三星级水平,高于总体评价两个星级。
4、国家级重点监控企业发布环境报告数量及披露评价高于平均水平,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而这类企业,正是新修订环保法明确要求必须进行环境信息公开的重点企业。
2013年,现有上市公司中,属于国家级的重点监控企业约为287家,其中只有61家企业发布了相关环境信息报告,占21.3%,仅有4家发布了环境报告,仅占1.4%。总体平均分29.59,高于平均分28.4分,接近于二星级发展阶段水平。
5、企业负面环境信息披露不足,披露的平衡性有待提升。多数企业报喜不报忧,总体上规避披露企业的负面信息。
6、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可比性、准确性和可读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评价中发现,样本企业披露具体的绩效数据等严重不足,更缺乏同行业及国内外标准的比较。披露信息时大多没有说明其数据测量方法及计算基础,相关信息准确性难以判断。同时,40%左右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部分为简单陈述,没有足够数据等的支撑,描述概念化,介绍表面化,泛泛而谈,尚不能满足利益相关方对信息的实质性期望和诉求。
7、多数相关信息的披露及报告没有经过第三方机构的审验,公信力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