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中国建设“诚信之国”

发布日期:2014-09-2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任沁沁杨丁淼李建华)中国决心将自己尽快建设成为一个“诚信之国”,以促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中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以下简称《纲要》)近期由国务院印发,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
   中共中央指导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议事机构——中央文明委,之后印发了《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提出七个方面21条具体意见。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认为,把诚信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对于实现中国既定的宏伟战略目标十分必要。“当虚假、欺骗、失信泛滥成灾,高额的社会交往成本和维序成本、激化的社会矛盾就会挑战社会运行的阀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研究”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淑芹说。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转型加速期,诚信缺失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它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包括:政务失信,官员腐败问题;商务失信,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媒体失信,虚假广告问题;金融失信,非法集资问题;中介服务诚信,欺甲瞒乙问题;建工失信,拖欠工资问题;食品失信,以次充好问题;医疗失信,假药收费问题;教育失信,考试作弊问题;科研失信,学历造假、论文抄袭问题;社会失信,黄赌毒邪黑问题;等等。
   中共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雨本说,社会诚信分为市场诚信和非市场诚信。诚信缺失的源头在于市场诚信的危机——市场体系不完备等原因,致使市场各类信用危机严重,尤其是市场信用危机转入社会其他领域之后,商业机会与行政权力、司法权力、学术权力等耦合牟利,易于滋生政治与学术腐败。
   而政务诚信与司法公信承担着依法管理社会事务、防范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王雨本认为,构建中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是市场诚信,关键是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纲要》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基本建成,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
   具体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
   《纲要》进一步对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的推进作出具体安排。不久前,聚美优品在内的多家电商被曝光第三方卖家奢侈品售假,引发国内公众热议。
   电子商务在中国增长迅猛,预计到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逼近50万亿元,有望成为全球第一。然而,不够规范的电商市场秩序,正在威胁民众的切身利益。
   《纲要》针对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其中就包括:加强网店产品质量检查,严厉查处电子商务领域制假售假、传销活动、虚假广告、以次充好、服务违约等欺诈行为等。
   “这些措施比以前更系统、更有针对性,也更具可操作性。”詹万生说,国家层面的体系建设和教育强化,有益于形成和谐的市场交易行为。诚信问题诱发的根源,不仅有道德,也有制度。当前,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是,用制度建设为诚信保驾护航。
   “不合理的制度和制度不管用,都会诱发非诚信行为。”王淑芹说,应该形成全社会不能失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制度环境。
   《意见》提出,加快征信系统建设——加快国家统一征信平台建设,力争在2017年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形成覆盖全部社会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网络;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实现多部门、跨地区、跨领域信息联享、信用联评、守信联奖、失信联惩,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2013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未来五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4亿人次。
   一个诚信的中国,将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它对于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詹万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