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隐藏) > 热点资讯

经验交流(隐藏)


国企供热亏损 私企缘何能盈利

发布日期:2014-12-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12月4日电题:国企供热亏损 私企缘何能盈利——从我国供暖领域首个PPP项目看地方融资变革
   新华社记者韩洁
   财政部4日首次对外公布了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的30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示范项目,欢迎中外私营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及运营,此举标志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进入“PPP时代”。
   PPP项目涉及供水、供暖、污水垃圾处理、交通、新能源汽车、医疗、体育等诸多领域,这些基建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单靠政府投入很难,容易导致政府债务增加,项目服务效率也很低。 
   那么,PPP模式究竟有何“秘笈”既解政府融资之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又让参与的社会资本“赚钱”呢?记者日前深入采访我国供暖领域第一个PPP项目——黑龙江佳木斯城市集中供热项目,探究PPP项目的真相。
   2007年,运行23年的国企佳木斯市热力公司走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管网老化影响供热、人员繁冗工资拖欠,企业年年亏损,政府每年2000万元的补贴已不堪重负。
   政府被逼对外引资,最终引来法国供热企业达尔凯公司,中外合作改制原国有供热企业,也成就了我国供热领域第一个PPP项目。该项目也因获得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而受到国际关注。
   据达尔凯供热公司总经理杜鹏介绍,在与有政府背景的佳木斯永旭环境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供热公司中,达尔凯出资近8500万元,占1.3亿总注册资本的65%以上。
   实行PPP模式后,政府供暖季不再投入一分钱,但经营企业还能赚到钱,秘诀何在?关键在于政府出让的供热特许经营权,达尔凯获得了市政府授予期限达25年的“城市供热经营许可证”,供热面积覆盖半个城市,这意味着城市供热费成为企业收入的稳定保障。
   有了特许经营权的“尚方宝剑”,达尔凯作为外资企业供热的优势也开始显现。
   供热效率明显提升——过去7年企业累计投资数亿元新建290座换热站和315套换热机组、扩建主干管网77公里和购置供热设备等。变过去能效低的直接供热方式为二次间接供热,在热源未增加情况下供热能力翻了一番。
   供养人员大幅减少——新建换热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原先雇人上门收热费改为设立2个服务大厅窗口缴费或通过银行代收。企业员工总数比原国企节约了四分之一,供热面积却从560万平方米发展到1138万平方米,扩大了一倍,供热用户也从最初6万户发展到14.5万户,增长率142%。
   “PPP模式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让私营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杜鹏说,该项目运营7年来,已连续3年盈利,今年将继续盈利,而且未来项目依然是可持续盈利的。
   佳木斯供热PPP项目不仅为政府减轻财政压力,还因拆除小锅炉引入先进供热模式让城市冬季空气得到改善,佳木斯也为此荣获国际能源总署颁发的“区域能源气候贡献奖”。
   PPP模式让企业得实惠、政府得民心。据悉,佳木斯市政府目前已引入清华集团龙江水务公司实施自来水运营PPP项目。
   当前,在许多地方干部眼中,“少花钱多办事”的PPP模式在创新管理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其带来的融资、筹资机制创新更具吸引力。
   湖南省财政厅厅长郑建新说,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多已成为制约湖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初步统计,到2020年,湖南省仅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就超过5000亿元,融资问题已成为横亘在前的突出问题。
   我国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通常较为单一,建设资金大都通过政府设立融资平台公司,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借款解决,结果导致政府债务膨胀,引发财政金融风险。在当前中央加强融资平台管理、土地价格下滑背景下,现有主要依赖土地财政的投融资体制弊端已显现,亟需建立新型投融资机制。
   “加快推广运用PPP、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对减少地方政府债务、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至关重要。”郑建新说。
   目前各地推广PPP项目热情越来越高。专家表示,PPP以契约形式,把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紧密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的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分工边界,有助于促使政府职能由“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向“裁判员”转变。PPP项目的逐步推广,无疑将提高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节能减排服务中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