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如何突破反倾销“围剿”
发布日期:2011-09-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日,在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举办的“应对国外贸易摩擦研讨会”上,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调查专员宋和平透露,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作为全球最主要出口国之一,中国近几年来一直深受反倾销诉讼的困扰。数据显示,仅在2010年,中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近半数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已完成的案件都针对中国。就在上周,欧委会又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中国的瓷砖产品征收26.3%至69.7%的最终反倾销税。这是在今年3月决定对中国产瓷砖征收为期半年,税率为52.6%至95.8%的临时反倾销税后,欧盟经进一步的调查,依然认定中国企业对欧盟市场存在倾销并对欧盟产业造成损害。
应该说,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各国反倾销的“众矢之的”,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不无关系。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和美国这两个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经济明显疲软,中国产品面临的贸易保护壁垒日益明显,近几年来,中国钢材、轮胎、玩具等产品屡屡在欧美遭遇反倾销调查。而如今,欧美经济也没有明显起色,甚至有进一步滑入衰退深渊的风险,各国的政策也进一步向内收缩,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在全球贸易中频繁“出没”,对于未来我国可能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我们可能需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同时,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不愿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以中国是“非市场经济”为借口,在计算倾销幅度时都用所谓的“替代国价格”,即找一个所谓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或生产成本作为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然后拿这个价格与中国企业的出口价格进行比较,计算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往往导致倾销幅度被高估,无疑是在侵害中国企业的利益。而只要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很难从根本上摆脱反倾销的困扰。
当然,除了外部不公正的待遇外,我国之所以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靶子,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反省的内部原因。例如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一直集中在成本上,但低廉的价格却也成为了各国攻击我国的最佳借口。同时,作为一项对外贸易的重要政策,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这项政策在促进我国出口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需要看到的是,由于出口退税的长期实施,以及政策涉及行业、产品范围相对较广,一些出口企业依靠财政补贴压低出口价格,甚至出现国内外商品价格“倒挂”的现象,也为西方国家提出反倾销诉讼落下“口实”。
因此,面对反倾销,我国首先需要练好内功,就政策而言,应该从简单的出口退税补贴转向帮助企业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以低价、跑量取胜的外贸产品结构,通过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升产品附加值,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同时,还要努力改变不利的外部环境,除了敦促欧盟、美国等国尽快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之外,更需要在WTO的框架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7月,中国在WTO对欧盟提起的首次诉讼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以中国胜诉告终。胜诉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国的出口企业在欧盟反倾销调查中将获得“单独税率待遇”,有利于改善中国企业在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更重要的是,这是世贸组织规则的胜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世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下,我国有能力抵御来自贸易保护主义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