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李子彬:我们的目标是催生中国未来500强

发布日期:2006-12-1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我们的目标是催生中国未来500强

  第一访谈

  12月11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在北京隆重成立。它的成立,填补了我国至今没有中小企业全国性、综合性协会的空白。

  这一天,恰逢中国入世5周年纪念日。“这是机缘巧合,或许预示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动力体系中中小企业的笔墨愈发加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说。

  而对于400多位首批会员代表来说,这一天不仅仅是中小企业的节日,他们更加希望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完善的新起点就在这里。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是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委工作的重中之重。继“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中小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写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后,财政部增加了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银监会出台了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

  12月12日,李子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李曾任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有着丰富的经验。

  “正如政府不是万能的,协会也不是万能的。”李子彬说。他希望协会脚踏实地为中小企业服务,目标清晰简单———催生中国未来500强。
  
  服务、维权、自律

  《21世纪》:目前,全国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26万家,其中社会团体14万多家,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遍布全国城乡的民间组织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成立中小企业协会?

  李子彬:成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是为了适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到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有43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3800多万家。这些中小企业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中小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中小企业又是相对弱势的。既存在创业难、融资难、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他们自身也存在总体素质不高、经营增长方式粗放、人才短缺、市场竞争力不强、参加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难等方面的问题。

  中小企业协会的成立就是为了帮助成员解决普遍面临的问题、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为成员提供各类社会化服务,规范成员的市场行为。概括来说,协会是以服务、维权、自律为宗旨的非盈利的社会团体。

  《21世纪》:这些中小企业还要参加各自所属行业的行业性协会,那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特色又在哪里?它能发挥哪些作用?

  李子彬:的确,现在各类协会很多,有的企业甚至参加了五十几个协会。但是,真正能为企业服务的协会并不多。

  我们在筹备的一年中,经过反复调研、走访和座谈,了解了中小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报名的企业很多,最后获批的首批会员都是当地的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推荐的,经营规范且诚信高,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国家发改委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主管部门,我们还邀请了财政部、科技部、人事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几个部委的副部长出任协会顾问委员会副主席,这样协会在横向工作上建立了网络。我们还将逐步整合省、市级中小企业协会,建立纵向工作网络。
  
  承接发改委中小企业司转移的部分职能

  《21世纪》:如此看来,协会与国家发改委的联系非常紧密。您也曾透露,中小企业协会将承担部分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等司局转移的职能,具体来说是哪些职能?

  李子彬:国家发改委有中小企业司,司里人手有限,要面对全国4200多万家中小企业,难免力不从心。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政府的一部分社会服务职能将逐步转移到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宏观调控、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大项目的核准是政府的职能,但各种类型的认证,像企业信用认证、资格认证等都可以由社会中介组织来承担。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将承接并保证做好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等有关司局逐步转移出来的部分社会服务职能。

  在协会成立过程中,我们与中小企业司等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和沟通,达成了一些共识。但是,具体哪些职能转移给协会做,政府如何监督,这都还在进一步的探讨中,也有待发改委正式的文件批准。
  
  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基金

  《21世纪》:会员们最为关心的还是如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协会将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问题?

  李子彬:首先一定要明确,融资难不仅仅是贷款难的问题。融资方式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在我国,中小企业几乎没有直接融资的任何手段。《中小企业促进法》2003年1月开始正式施行,至今已4年之久。法律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小企业可以发行债券,但目前没有一家中小企业获准。法律中很多内容都很好,但没有完全落实。再者,中小企业板11月仅38家企业在上市,能解决的问题有限。另外,国内风险投资基金数量少,能力弱;国外的风投又对国内企业不甚了解。

  现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银行贷款成了企业融资的主渠道,这实际上是间接融资。在我国,尽管很多银行上市了,但距离商业银行的标准还有距离。我们高兴地看到,现在很多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策划了很多方案,建行、工行等国有商业银行把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作为优化贷款结构的重要举措,提高了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

  我认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要疏通现有间接融资渠道,又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更为重要的是,贷款审批并不是以经营业绩为第一标准,企业信誉也很重要,融资难是银行和企业双方面的问题,解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时间长并不意味着不去努力。

  《21世纪》:协会2007年的工作计划中提到,将积极筹备成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基金。能否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进展?

  李子彬:是的,我们希望能够成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基金,给全国作一个示范。我国研究设立创业发展基金从1998年开始也有8年了,是深圳最先提出申请的,当时我还在深圳市市长的任上。可是,这项工作至今刚刚起步。

  我们正在酝酿筹建的创业发展基金,私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其实,成立基金最难的不是找资金,而是要有高度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他们的经验、业绩、职业道德等必须有很高的水准。我们已在寻找合适的管理团队,现已经有两家公司帮我们作了可行性报告。如果基金能够运作得好,那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就多了。
  
  公共服务与个性化服务

  《21世纪》:除了融资外,协会还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李子彬:服务有两类,一是公共服务,比如政策研究。当前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来说都有不够合理之处,比如,中小企业的税负比大企业重,比外资重。而财政支出方面,中小企业却受益很少,政府采购在中国也鲜有中小企业受益。对这些,协会都要研究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受益的会是整个中小企业群体;二是个性化服务,协会有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中心,比如外国采购团来了,我们会牵线搭桥。下个月英国皇家基金打算在中国投资,但对中国企业不了解,我们就提供双方接触的机会。